第05版:双拥视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永远的爹娘永远的兵


■董 强

中国革命斗争犹如一幅巨幅油画,著名学者金一南说:“如果贴近看其细部,可能笔触是零乱的,可能色彩是斑驳的……但你后退几步,获得一段空间和距离,你会发现它的惊人之恢弘与难忘之壮阔。”

老百姓不是命定地跟着共产党走,也不是命定地对我们这支军队好。回望当年,人民群众与我们这支军队的血肉情缘,在细部与壮阔之间,常常于标准答案之外,给我们提供一些更具个性化的注解。

譬如延安时期造纸原材料匮乏,青年化学家华寿俊从俗称“扯倒驴”的马兰草获得启示,研制出“马兰草造纸”法,就成了当时一大景观。为奖励这位“劳动英雄”,毛泽东送给他一件羊皮大衣,朱德赋诗赞曰:“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官兵缺少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这支军队就会关注什么、干什么。马兰草造纸、新方法制盐、发现南泥湾,成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当时的三大贡献。

子弟兵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当然会拼了命地支持和拥护这支军队。

1947年秋,党中央决定把佳县打下来,以缓解胡宗南进犯陕甘宁边区的压力。彭德怀说,部队需要三天的粮食。毛泽东算了一下,打三天仗,需要12万斤粮食。于是,找来张俊贤等县委领导商量:“大军要打三天仗,请县里筹三天的粮食。” 张俊贤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第一天,让老百姓把坚壁清野的存粮都拿出来,够大军吃一天;第二天,把全县的青苗都割了,还可以吃一天;剩下一天,就把全县的羊和驴都杀了!”打仗那三天,佳县百姓宁肯吃树叶和树皮,也要支持解放军。《佳县县志》记载,此役过后,“佳县三年没有驴叫声”。

山东省沂蒙山区,同样有一段令人动容的往事。孟良崮战役后,我军官兵缴获了许多已经饿得发疯的战马,从哪里弄到饲养战马的草料呢?大义大爱在民间!草料就在草房顶上:当地群众主动把自家屋顶拆掉,喂养战马,期待它们奔腾战场、杀敌立功。

战争年代的军政军民关系,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哪些深刻启示?

前几年出版的红色经典故事丛书,其中一本专讲军民鱼水情深,书名就叫《你是俺的娘,俺是你的兵》。

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老百姓永远是子弟兵的爹娘,子弟兵永远是老百姓的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强调完善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这幅巨幅油画的集体创作者,在细部与壮阔之间,又该怎样找准自身的位置,如何把握好双拥工作的发力点?

下面两篇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或许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