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红旗 ——在海南岛孤军奋战二十三年的琼崖纵队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杨丽娟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0-09-09 15:00

南撤与北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艰苦的抗日战争中,琼崖纵队对日伪作战2200余次,毙日伪军3500余人,伤1900余人。日本投降时,琼崖解放区已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达100万以上,占全岛人口的一半左右。

抗战胜利一个月后,琼崖纵队司令部与盟军在南丰会谈,盟军代表关切地问:“你们琼崖纵队现有多少队伍?”时任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庄田答道:“抗战开始前,海南红军改编抗日部队之初只有300多人,现在纵队已有5个支队、独立团和直属部队,总共兵员1万余人。”盟军代表惊讶地说:“贵军以简陋的武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能在孤岛上坚持长期斗争,并且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真是历史的奇迹,本人无限钦佩!”

比“奇迹”更传奇的是,9年前的1936年,冯白驹从侨胞带回的报纸上读到了中共中央团结抗战的号召;9年后的1945年,没有电台的琼崖纵队,竟然是从缴获的国民党文件中获知了日本投降的喜讯。

来不及欢欣雀跃,琼崖纵队又要应对国民党的假意和谈与内战阴谋。

为了争取和平,1946年1月初,国共双方达成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定》,根据协定,广东省的中共武装力量要北撤。彼时琼崖隶属广东,4月,广东区党委派人来琼传达了琼崖纵队北撤山东的指示。冯白驹、庄田等人研究后认定:北撤是从全局利益出发,我们当然应当贯彻执行,但是考虑到琼崖的特殊地理条件和对敌斗争状况,特别是琼崖内战已经全面爆发,敌46军正千方百计寻找琼纵主力决战,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安全渡海北撤,北撤后琼崖革命力量如何恢复和发展等,都将成为问题。于是,他们决定做好两手准备:一面做好北撤的准备工作,一面坚持自卫反击战争,撤得了就撤,撤不了斗争依然坚持。果然,一直没有停止进攻人民军队的国民党,也有自己的企图。赖永生向记者解释:“国民党主政广东的张发奎不承认琼崖纵队的存在,其实是不愿留下隐患,想把琼崖的共产党全部消灭,自己到海南岛当‘岛王’。”

最终,琼崖纵队未能北撤山东,但没过多久,广东区党委又先后两次派人抵琼,传达南撤的指示:全国内战爆发后,广东将出现十年黑暗的局面,琼崖斗争将更加困难,琼崖特委须将琼纵主力撤往越南。传达指示的人甚至把撤往越南北方的地点及在什么地方登陆,用什么讯号联络都带到了琼崖。

对此,冯白驹一开始就不同意,他认为,目前敌人正向我们疯狂“围剿”,严密控制了沿海港口和船只,我们不但找不到那么多船只,即使有船,大部队在海上航行遭到敌人的军舰、飞机袭击时也难于应付,强行南撤,实际上就是把全部革命力量丢在海里。他在《关于我参加革命过程的历史情况》中写道:“我坚决不执行,党以后如何处分我都行……这也不会得到海南人民的同意,如在海南坚持下去,我相信,环境再严重,无论如何,也不会通通被敌人消灭掉,以往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

暂不执行,需要扛着巨大的压力。幸好,9月23日,琼崖特委与中央中断五年的电讯联络恢复了。

据曾在琼崖纵队从事交通联络工作的陈香钊回忆:“抗日战争后不久,周恩来同志指示广东区党委设法帮助琼崖特委重建电台。广东区党委书记尹林平立即派人从香港买到电台,然后转移至澳门,等待时机运回海南。”可惜,这时国民党军队已经严密封锁了琼州海峡,运送电台这项艰险的任务落在了陈香钊肩上。

运送电台,要闯过的第一个难关是海关检查。1946年2月,陈香钊来到澳门,他发现从琼崖来的木帆船,大多停泊在一个葡萄牙人管理的七号码头,于是,他天天去七号码头,带着香烟、糖果、啤酒或香肠,设法与这个葡萄牙人攀谈。一连数天聊下来,葡萄牙人果然把他当成了朋友,一听他说想运些赚钱的货物,就豪爽地说:“不管什么货物,你都可以从我这个码头启运。只要你买几罐黑猫牌高级香烟和高级糖果,我领你去送给验关人员,他们就不检查了。”陈香钊又特意观察了几天,的确有人成功贿赂验关人员,这才放心。接着,他找到自己认识的老乡船主,请他们帮忙提供船只。出港那天,他把三只装着电台零部件的皮箱和一个藏着马达的青菜箩筐装上船,带着黑猫牌香烟,果然船顺利地驶出了澳门港。一路顺风顺潮,只在上岸后遇到了国民党部队,陈香钊赶紧把那副有电台的担子藏在灌木丛中,恰好远处响起的枪声吸引了国民党,电台又躲过一劫。

1946年7月,电台终于抵达琼崖特委。9月23日,红色电波终于又把海南岛与延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冯白驹和特委就南撤问题向中央请示,毛泽东亲自拟稿,于10月30日复电:“你们的意见很对,你们应当坚决斗争……你们应以占领整个海南岛为目标,将来再向南路发展。你们《坚持自卫反击再决议》是正确的。”

赖永生说:“正确处理北撤和南撤问题,是琼崖纵队从实际出发的非常典范的实例。正是因此,才在海南岛上保存了琼崖纵队,保证了后来解放海南岛时的接应和配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