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集团高级焊工王锋:为导弹焊制“无缝天衣”2019-12-06 08:47
入行18年,王锋被誉为车间“第一把焊枪”,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国际焊接大赛亚军等诸多荣誉。然而,刚入厂时,王锋还只是一名普通焊接工,经验不足、焊接质量差、技术不过关,在氩弧焊上更是地道的“门外汉”。蓝天“花木兰”!这是人民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2019-12-05 14:37
第一批女飞行人员编入部队后,空军又陆续培训了十批女飞行人员。她们为保卫祖国领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人民空军的一支重要战斗力量。中国成为世界上培养女飞行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世界知名卫星专家谢军:梦在星空 路在脚下2019-11-01 18:07
自2004年初担任北斗二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以来,谢军和他的团队把北斗卫星打造成一张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两代北斗卫星也把他历练成一位世界知名的卫星专家。钱学森逝世10周年,他的三次“激动时刻”听了让人激动2019-10-31 10:55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坚信“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能搞”;……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同志逝世。故人已去,但钱老说过的那些话你可曾记得?神舟总师戚发轫院士获2019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2019-10-30 09:59
在2019年国际宇航大会上,86岁的戚发轫院士获得了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卫星专家魏锺铨:生命最后一刻,他抬手指向天空2019-10-11 16:29
我国著名卫星专家,我国静止气象卫星、雷达遥感卫星的开拓者魏锺铨同志,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期间,于10月3日20时58分,溘然长逝,将生命的最后一刻奉献给了他一生挚爱的航天事业,享年81岁。“人民科学家”叶培建:我来自人民,要继续为人民服务2019-10-10 09:54
“这是人民给我的、我是人民的一份子、我要继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叶培建在得知自己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后,向记者谈及自己对于这一称号的“三个理解”。张履谦:一生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2019-09-27 09:10
张院士大约是在88岁时学会使用微信的。这么大年龄还学新“技能”,张履谦有别于常人。他坦承,一辈子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两弹一星”功勋孙家栋:放弃导弹研究走上航天路2019-09-16 09:42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有太多第一都与孙家栋这个名字紧紧相连: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一号工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他是工程总师。平凡岗位创佳绩:记航空工业沈飞劳动模范尹强2019-09-03 10:37
尹强,197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技师,现任航空工业沈飞机械设备厂非标钳工一班班长,2015~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者,2018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工作中他主动作为,爱岗敬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成绩。张道炽:一片丹心献国防2019-08-30 06:53
桂林山水甲天下。初秋时节,广西桂林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8月27日,记者怀着仰慕之情来到这里,不是游览名山秀水,而是走进空降兵某训练基地专业技术一级教授张道炽家中,近距离感受他不忘初心科研报国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顾诵芬: 一个航空人的初心与坚守2019-08-15 09:41
顾诵芬是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并担任歼8和歼8Ⅱ的总设计师,被称为“歼8之父”。近日,这位89岁的飞机设计师登上央视《面对面》栏目,讲述他的初心与使命。王镓:玉兔巡视器的引路人2019-08-13 09:49
月面路况复杂,要保证玉兔二号安全行驶,不仅需要来自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驾驶员”们精心操控,更需要“导航员”为它指明道路。 为“玉兔”指路的人名叫王镓。一位86岁“老”试飞员眼神里的航空情2019-07-30 14:31
你心中的航空情是什么?也许是对宽广辽阔天空的无限向往,也许是对搏击长空雄鹰的心怀崇敬…… 而他,这位86岁的老人,心中的航空情,就在这步履维艰却心心念念的牵挂里,就在这饱含泪水而坚定执着的眼神里。航空人 试飞员造“透明铠甲”,他们擦亮飞机的“眼睛”2019-07-26 10:56
透明铠甲团队立足于透明材料与结构技术专业,肩负着建立完整的透明材料研发技术体系,引领航空透明材料发展方向,推进航空材料技术发展的使命。透明材料 航空制造院梁思礼: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2019-05-17 04:01
这个老兵牛,驾驶“航天铁骑”的一级军士长2019-05-08 23:12
“月宫一号”团队:梦在星辰大海2019-05-05 09:35
我爸爸是搞航天测控的,他有一个口头禅……2019-05-02 20:38
钱学森与“航天四老”雕塑落成2019-04-22 04:14
老一辈航天领军人物一起阔步向前的全身铜像雕塑19日落成亮相。全球单次航天飞行时间最久的女性2019-04-18 14:10
美国-女航天员她用两年给“天眼”减重2019-04-15 10:20
全力以赴!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0次飞行保驾护航2019-03-10 23:06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00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远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的远望5号船圆满完成卫星海上测控任务。习近平会见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代表2019-02-20 19:3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圆梦飞天之路的“总总师”2019-02-14 09:32
中国航天事业从未少过他的身影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生日快乐!2019-01-06 10:01
直到这一天,有这样一群追梦人,终于集结起来,要在这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印记!“嫦娥登月”幕后,又一画面让国人振奋!2019-01-04 17:32
嫦娥四号成功登月的背后,年轻的面孔让人振奋!嫦娥四号,年轻,网友探寻北斗导航卫星背后的研发故事2019-01-03 12:43
天河漫漫,北斗璀璨,浩渺的星河从未离我们如此之近。北斗导航卫星一起聆听C919试飞团队新年愿望2019-01-01 18:36
如果不飞翔,怎知蓝天的辽阔?如果不做“极限挑战”,怎能验证飞机的性能?航天测控人的2018宣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18-12-30 20:21
2019年,航天人初心不改,继续前行!谭述森2018-04-28 03:07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谭述森院士的科研人生,莫过于这句: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李天2018-04-16 08:53
“飞机设计是集体的事业,一人或几人强不算强,只有集体强才是真正强。”杨利伟2018-04-12 16:51
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邓清明2018-04-12 16:51
我叫邓清明,是中国首批航天员。放飞"北斗"的人2017-12-02 15:09
他们,进入航天领域最长的近10年,最短的6年多,共有一个称号即“北斗人”北斗王忠心2017-10-27 11:50
当兵31年,他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扎根一个连队,坚守一个岗位,在导弹测控专业一干就是29年,熟练操作3种型号导弹武器。王忠心李智2017-10-27 02:30
李智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仿真成为李智和团队实现科技强军梦想的“金钥匙”,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与仿真的这段“缘分”来得有些波折。科学家张怀起2016-12-08 15:09
张怀起平时话不多,干活最实在,也最能坚持、最能忍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百次发射,张怀起于新辰2016-12-05 15:12
为了能快速发现可能存在的漏点,他在气检过程中常常仔细辨听火箭贮箱和气瓶系统的声音,练就了“听声检漏”的本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百次发射,于新辰赵龙2016-12-02 11:05
看着自己开发的遥测程序顺利运行,赵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西昌卫星发射,百次发射,赵龙,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