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究竟有多大魅力?来少年们这找答案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康哲责任编辑:姚远
2017-05-29 09:50

“雷锋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弘扬雷锋精神 培育美德少年”主题活动侧记

中国军网记者 康哲

五月的北京,艳阳高照。

一个伟大的名字再度在一所学校传颂唱响。由《雷锋》杂志、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共同主办,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承办的全国雷锋学校代表座谈交流活动举行,活动的主题为“弘扬雷锋精神 培育美德少年”。

活动参与人员合影。

27日上午9时整,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执行校长范胜武代表全校1800余名学生,向莅临学校参加主题活动的各界来宾致辞。范校长深情回忆了该校与雷锋的血脉情缘:作为全国首家“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专家办学校”的新型实验学校,打造“具有中国灵魂”的人才一直是学校秉承的教育理念。2015年,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正式成立了“雷锋班”,并举行了庄重的授牌仪式。今天,学校牵头组织全国雷锋学校的交流活动,在教育和激励孩子们追寻雷锋足迹、弘扬雷锋精神的同时,向伟大的雷锋精神致敬,向美好的未来扬帆起航。

校长的致辞讲出了全体师生的心声。座无虚席的报告厅里,如潮的掌声经久不停。

在掌声中,一位留着齐耳短发、慈祥可亲的老人健步走上主席台。她是原沈阳军区总医院高级医师孙桂琴。64岁的孙桂琴,曾经是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年龄最小的学生。在经典照片《雷锋与孩子们在一起》中,那个望着雷锋叔叔喜笑颜开的小女孩就是她。讲起雷锋叔叔在任抚顺市建设街小学校外辅导员那段短暂而宝贵的时光,老人流下了眼泪,数次哽咽。“1960年秋天,我第一次在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见到了雷锋。那年我7岁。此后50多年时间,雷锋这个名字几乎影响了我的一生。”

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讲述雷锋的故事。

情到深处自然浓。当年懵懂的少年已经垂垂暮老,但岁月始终是带不走植入灵魂深处的信仰之花,反而是愈加芬芳动人。

“雷锋关心别人,从来不是走走过场或流于表面,而是真正将他人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时刻保持着行善助人的一颗炽热的心。50多年来,我牢记自己是从小接受雷锋精神熏陶的人,更是雷锋事迹的见证者。我一生情系雷锋,把雷锋当成我人生的路标。”孙桂琴老人擦拭着眼泪娓娓道来。

正如孙桂琴老人所说,人生要有路标,她的路标是雷锋。其实在无数人心中,雷锋精神始终是心灵的圣地、文明的风尚、时代的路标。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学雷锋要从娃娃抓起”“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一批批“雷锋幼儿园”和“雷锋学校”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中小学校作为塑造培育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和道德园地,传播雷锋事迹、唱响雷锋精神、播种雷锋文化、哺育雷锋传人,成为时代的呼唤和教育的刚需。

“50多年来,我们‘雷锋小学’始终秉承用雷锋精神塑造师生健康人格的办学宗旨,不断用雷锋精神涵养校园精神文化,每位‘小雷锋’的内心深处都承载着浓浓的雷锋情怀”,辽宁省抚顺市雷锋小学书记曹丽回首雷锋学校走过的历程,感触良多。

“雷锋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雷锋班同学的脑中、心中,给雷锋画像便是他们的一项‘必备技能’。‘雷锋班’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时刻践行着雷锋精神,他们虽然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务委员、课程中心主任喻淑双以该校‘雷锋班’为例,阐述了中小学校园已经成为培育雷锋传人的摇篮、播撒雷锋种子的基地。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7位“雷锋学校”的代表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丰硕经验,得到嘉宾们一致共鸣。这些依托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经验和做法,赢得了全场热烈真诚的掌声和喝彩。

点评嘉宾、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说,“《雷锋》杂志和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组织的这项活动是千秋伟业,百年大计,非常有意义。这些以雷锋精神培育学生的做法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时时处处,能够结合时代、结合现实取得效果,值得称赞。他们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一批雷锋式的学生和老师应运而生,每个学校都有非常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令人欣慰。”

《雷锋》杂志顾问、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李殿仁(近),雷锋》杂志总编辑、少将陶克(远)向学生代表赠书。

专题报告结束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雷锋班”的小同学们为参会嘉宾带来了精彩的汇报演出。《雷锋》杂志顾问李殿仁、总编辑陶克向孩子们赠送了《雷锋》杂志。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穿越历史的星空,雷锋精神正焕发崭新活力。活动结束后,中国军网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名参加活动的小学生。这个小学生叫冯博泰,来自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雷锋班”。他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雷锋在担任少先队校外大队辅导员时,将身上的精神传给了孙桂琴老人,孙奶奶再将这种精神传给了我们。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雷锋,一个伟大的名字,一个激荡几代中国人灵魂的伟大战士,他的精神正播撒出千千万万颗种子,在孩子们心田中生根发芽,赓续人类文明的火种和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