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决战古河镇


■潘正军

连日暴雨,滁河水位暴涨,虽于7月19日凌晨破堤泄洪,仍险象环生。其中,全椒县古河段面临着漫堤的巨大威胁。

“丁零零……”7月19日11时,我所在的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人武部值班室电话急促响起,军分区命令我区民兵应急连紧急集结,快速驰援古河镇防汛抗洪、抢险救灾。

闻令而动,使命必达。我和部长莫少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3时50分带领130名民兵齐装满员冒雨机动,15时50分赶至古河镇政府。在当地武装部领导带领下,我们蹚过集镇齐膝深的洪水,赶到古河大桥鸿运码头。

此时,滁河洪水流速非常快,就像被按下快进键一样,水位已经高出堤坝40厘米左右,与前期垒起的沙袋齐平。肆虐的洪水反复冲撞,已经在码头撕咬开一处三四米宽的缺口。

“短时间内堵住这个口子已经不可能了。”抢险现场,镇领导与我们商量,要想办法先把另一处小口子堵住。

二三十米外有一处小缺口,旁边也有多处渗漏。民兵们士气高昂,挖土装填,堆垒沙袋,可洪水冲击力巨大!我立即安排扬子街道武装部部长王亮成带领民兵党员突击队第一波冲锋。好一个王亮成,不愧当过英雄连队的连长,扭过头,大手一挥:“跟我上!”他和队员们手挽着手,冲进洪水中组成人墙,可仍然不能有效堆垒沙袋。怎么办?现场可用的重型装备只有一台铲车。我的额头湿漉漉一片,分不清是溅在脸上的泥水还是焦急的汗水。

环望四周,临近的院子里有一辆拖拉机,上面装着几块楼板。我看到了一线希望,赶忙和镇里的干部商量,用楼板来挡洪水。

紧急搬运,捆绑加固,用铲车的尖角吊住钢索,徐徐放下楼板至缺口处。此时,口子越来越大,人很难在洪水中站稳,王亮成和队员们臂膀紧扣臂膀,打算探出身子解开套在楼板两端的扣子。可水流漫灌的力量太大太强,任凭怎么使劲就是解不开。

洪水迅猛地涌向堤坝,渐渐涨至臀部,再发展下去,此处将成为孤岛。地方的同志和我们商量,赶紧组织群众和民兵后撤至安全地带。党员突击队的民兵们恳求再试一下,但生命至上,我和部长当机立断,组织后撤。

我们就近就便,把插旗杆用的钢管套在楼板孔内,让对面的人扔过来一根比拇指还粗的尼龙绳,一端牢牢地绑在铲车上,然后组织大家挨个儿抓牢钢管和绳索蹚过湍急的洪水……

来不及喘口气,有村干部跑过来请援。古河大桥东侧1公里处又有两处漫堤,堤坝下面就是庄户人家成片的秧田、放养的鱼塘。一路蹚水、一路泥泞,我们紧急赶到。不需动员和分工,大伙儿挖的挖、搬的搬、垒的垒,最终赶在天黑之前完成了任务,排除了险情。

7月20日,我和部长向军分区请战,再战古河大桥鸿运码头。前一天尚能蹚过去的集镇道路,此时洪水已深不见底,我们只能坐冲锋舟赶过去。我和部长分头用兵,各把缺口的一端,力求当天能够合龙。

天终于放晴,洪水下泄40多厘米,为救灾提供了便利。大伙儿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两边的队伍也铆着劲比着干。老民兵营长刘士领、李存义都比我年长。得知他们手脚上磨出血泡,我上前替换,他们说:“政委,你赶紧去组织,我们还干得动。”当天,我们这支民兵应急连共在堤坝上装填沙袋12000余个,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垒起防洪墙80余米。

20时许,战斗正酣。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由某合同旅100名官兵和当地60名民兵接续我们战斗。多想亲手擒住洪魔,亲眼看到胜利合龙!但上级考虑到我们消耗的体力过大,下令必须休整。

7月21日3时,部队的同志打来电话,因一处堤坝塌陷,当夜工作暂停,官兵在堤坝上和衣而眠。上午,地方政府调来3吨重的水泥块,通过投掷巨石、填压沙袋、推入砖块等方式,于18时许成功封堵缺口,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听闻消息,我们应急连的民兵纷纷在微信群里鼓掌相庆。

古河有我,我为古河。愿古河无灾,中华无恙。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