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长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士作家”的光芒

——《高玉宝续集》诞生记


■胡世宗

“战士作家”高玉宝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的这个世界。这个只念过个把月小学的放牛娃、小长工,以一部长篇小说《高玉宝》影响了几代人,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曾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这不是他个人的魅力,这是时代的光芒。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穷苦的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放,高玉宝和《高玉宝》这本书是劳动人民文化翻身的一个象征。

童年和少年时代,高玉宝非常爱听民间故事和历史演义,在大连当童工时,总去听人说鼓词、讲古书,听得如醉如痴。这种艺术营养的填充,为他日后勤奋写作埋下伏笔。

部队在长沙郊区肖家巷休整时,高玉宝开始撰写自传体长篇小说,最难的是想起的事多、会写的字少。他想的笨办法就是不会写的字先用图画代替,等遇到有文化的人再去请教。那时他是军邮员,一次到师部取信报回来,把马拴在树上,枪也支起来,正要给连队分信报,见有一先生模样的人打伞走在稻田边上,便立即抓起枪前去问字。那人见这个兵持枪跑来,吓得撒腿就跑,把伞和小包袱也扔了。高玉宝连喊:“老大爷!我是解放军!”老先生停下来,才知道高玉宝是要问字,一脸恐惧随即散去:“问字啊,你早说啊!”

还有一回,担任军长的吴克华骑马下部队视察工作,被高玉宝截住问字。警卫员说:“首长忙,你这同志怎么这样……”吴军长下了马,高兴地说:“怕什么?他问字,爱学习,很好嘛!”

《高玉宝》这部小说的草稿,后来被军事博物馆收藏。此书先在军内流传,成为“两忆三查”的活教材。后来在解放军文艺社编辑的悉心指导帮助下,经反复修改,于1955年4月20日正式出版,由解放军战士出版社在军内发行,同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少儿出版社先后印刷出版72.5万册、102.5万册。高玉宝被誉为“文化战线上的英雄战士”,多地请他做报告,一些学校还开设“高玉宝班”“高玉宝中队”等。高玉宝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可毕竟文化底子太薄,他渴望得到提高进步。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课程速成班毕业时,校长吴玉章说:“别走了,你腿也不好,就留校学新闻吧!”就这样,高玉宝读了4年新闻专业本科。

1962年,高玉宝本科毕业,有报社和出版社留他在北京工作,他却要求到祖国边海防前哨去。当年11月,他到了驻大连某高炮师,曾代理过连队副指导员,还回家乡在矿山体验生活了一段时间。1969年,高玉宝被任命为旅大警备区军人俱乐部副主任。

多年间,广大读者一直期待高玉宝有新作问世,高玉宝更渴望创作出精品奉献给这个时代。他有这样的生活素材和构思能力。时任沈阳军区政委刘振华,曾是高玉宝老部队的首长,对高玉宝很关心,希望他继续写自传体的续篇。

1985年11月25日,高玉宝在给刘政委的信中说:“党组织和首长总是关怀我,广大读者也同样关心我,鼓励我前进。我很惭愧,为人民写的作品太少了,今后我要以老山前线英雄们的精神战胜病魔,改好小说,来回答党的关怀、人民的希望……我今年因心脏病3次住院……在首长和医护人员关心、护理下,改完了《高玉宝续集》草稿。因为十四五万字,抄出很难,又加上8月19日的九号台风,把我家厨房窗户吹开,家中没有别人,我关窗时,从高处摔了下来,头碰在墙上。我以前有过两次脑震荡,这次碰后,很久头不敢动,再加上心脏不好,所以,书的草稿才抄完,才给首长写这封信……书的初稿抄出来了,当然离出版还差很远,还要改多次。不过,我想听听编辑意见,再改好些,少走弯路。”

1986年1月11日,我被派往大连看望高玉宝,与之研讨《高玉宝续集》初稿的加工修改。15日上午,我到高玉宝家正式谈对书稿的意见,高玉宝和老伴姜宝娥非常谦虚、重视,准备了一个大录音机,把我的谈话录了3盘磁带。中午,他们热情地留我在家吃饭,炒了许多菜,有海鲜,还上了水饺。闲聊中我才知道,为了集中精力听我谈意见,也为了让我午饭时能吃上他们亲手包的饺子,高玉宝夫妇竟然凌晨两点起来给我包饺子!以前只听说过“半夜鸡叫”,还没有听说过“半夜包饺”呢!他们的诚挚和热情令我十分感动。

关于《高玉宝续集》初稿,我认为较成功之处:一是主题思想比较鲜明。通过高玉宝从一个小劳工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展现了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的道路,控诉了黑暗的旧社会和封建反动势力的罪恶,歌颂了党和人民军队的无比温暖;二是高玉宝的机智、勇敢、强烈的阶级意识、对党和领袖的热爱等性格,得到进一步完善;三是在结构上,大体按照年代演进顺序,章与章之间既有连续性,又相对完整,各自独立成章。写了从高玉宝替父当劳工,到辽沈战役结束见到毛泽东,共13章,与原书布局比较接近(《高玉宝》也是13章)。尚待推敲、提高之处:一是全书还缺少像《我要读书》和《半夜鸡叫》那样独具特色、个性强烈鲜明的典型章节。二是语言文字虽保持了朴实的风格,但还需进一步精炼。

1986年5月,我第二次重走长征路归来,收到高玉宝的信,信上说:“您在重走长征路中,不顾疲劳,曾多次打长途电话,问候我的病情和关照我的创作。每当我想起这些,更感到组织上和领导同志对我关怀的温暖。为争取时间,把《高玉宝续集》早日改好,工作比较紧张,结果心脏病又犯了,我只好住院治疗,至今还未出院,医生不叫我下床,更不准我工作,我只好安心治病了……请放心,我对改好《高玉宝续集》充满信心。”这封信是1986年5月6日从大连210医院内四科113病房寄出的。

1990年1月,我开始重读高玉宝修改后的稿子。解放军出版社编辑、诗人尚方来沈阳参加军区新闻工作会议,到我家做客时,我同她讲了《高玉宝续集》的情况,她表示全力支持和帮助。后来,我们二人到大连细致阅读这部书稿,并与高玉宝具体协商进一步修饰的方案。我们二人做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尚方署名“李尚”。这部作品接续《高玉宝》里小玉宝的命运情节,写了他当劳工、参加人民解放军、行军作战、克服重重困难写书、参加国宴、出国参加世界青年大联欢活动等章节,反映了翻身做主人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的历程。故事曲折生动,玉宝冒险侦察,地雷坟、火牛阵、冰下血战等章节扣人心弦,玉宝在成长中的坚强不屈、在初恋中的复杂心理引人入胜。

《高玉宝续集》也是自传体,但它仍是小说。书中的玉宝既有高玉宝的影子,又不完全是他本人,这是一个艺术的形象,主人公周围的人物也颇多艺术虚构,不可当传记来对号入座。

高玉宝健在时,曾与我探讨他还应该写什么、怎么写。他说:“文学是一块净土,又是一座高山,也许我不会攀上巅峰,但我会全力以赴,尽力拼搏。”我很佩服玉宝奋力进取、勤奋耕耘的人生态度。他是个非常耿直、善良、待人满腔热忱的人。因和他有45年的深厚交情,他的离去令我无比沉痛。我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再也没有疾病痛苦的侵扰,也没有紧张写作的压力。玉宝兄,安然地休息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