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国防科大人这样锻造大国利器“超强大脑”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方娇 姚宏 朱永锋 责任编辑:张思远
2020-08-12 14:07:47

“一周时间!一周时间将探测距离再提高20%!这‘硬骨头’只有交给你们,也只能交给你们!”7月10日,中国某研究院武器装备副总设计师风尘仆仆赶到国防科大,他负责的某型武器装备定型在即,8月份将做外场试验,他来,只为寻求ATR重点实验室新体制技术研究室为该型武器装备作战性能的提升给予技术支持。

又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在团队看来,他们的价值所在,正是来自于武器装备研制和运用遇见棘手问题时,军委机关、总体部门和部队用户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们。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研究,一支怎样的团队,能够在任务倒逼,时间紧迫之中,让大家一心想着找他们“啃”硬骨头?

说起他们,在精确制导自动目标识别领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郁郁葱葱的沿海村落,在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漠,在孤独如舟的海洋岛礁……在我国各个精确打击武器装备试验场,常常出现该团队成员的身影。他们,以雷达、红外传感器为“武器”,广袤莫测的天空是他们的“战场”。为导弹装上“超强大脑”,以实现精确打击,是该团队奋斗终生追求的强军誓言。

破解迷雾,让制导武器“学会思考”

6年前的7月,国内媒体报道了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某型装备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一句话新闻上。有军事专家评价说,中国现在所进行的这次试验,其战略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工程。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成功进行了类似装备技术试验,而确保神剑顺利出鞘飞天、精准命中目标的,正是该团队为其量身打造的“超强大脑”。

“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就是给精确制导武器装上的‘超强大脑’。”该室主任李晓解释道,“有了‘大脑’之后的导弹会‘思考’,在打击敌方运动目标的时候就如同猎豹追踪猎物,反应迅速、打击精确。”

精确制导武器准确捕获目标示意图

越是耀眼的光环背后,越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打什么仗、在哪打仗、跟谁打仗?胜战三问,是始终笼罩在各级指挥员心中的“战场迷雾”。而在电磁领域,复杂电磁干扰环境形成了现代战场的电磁“迷雾”,令精确制导武器失去了准头。早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采用箔条干扰“冥河”舰舰导弹,使得埃及、叙利亚发射的几十枚导弹无一枚命中目标。

箔条弹发射装置

如何破解战场“迷雾”,让制导武器“学会思考”——实现自动目标识别,美国、以色列等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相继开展研究。但彼时的中国,在相关科研领域却还有待开始。

北约电子战演习示意图

1992年,为加快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国防科工委决定启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搭乘发展“快车”,国内首个自动目标识别重点实验室落在了国防科技大学。

“武器装备这么落后,还做什么自动目标识别,这不是天方夜谭嘛!”“写写论文还可以,怎么可能做得出来!”……尽管当时,团队在该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它却是一个孤独的“领跑者”,无数质疑的目光让它身后“跟跑”乏人。

率先展开自动目标识别研究

“就是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李晓回忆,团队学术带头人罗新临危受命,在资源匮乏,没有科研项目的困境中,硬是带着团队成员深入基层部队和工业部门,闯出了一条属于团队的科研道路。

使命催征、重任在肩,没有国内外技术资料可以借鉴,那就让自主研发中的图表、参数、符号成为“挚友”;武器装备平台落后,缺乏外场试验条件,那就用仿真技术开展攻关研究……28年来,团队成员“走南闯北”,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精确打击武器装备试验场,填补了我军精确制导领域中的一个个空白,使得自动目标识别在信息化战场中得到重视和应用。

为进一步提升精确制导武器的自动目标识别能力,他们将毫米波自动目标识别方向和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方向融合,组建了新研究室,开展了新型智能目标识别技术研究,支撑精确制导武器探测识别能力提升。

想要给武器装备装上“大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团队成员邹佳清楚地记得,2007年,我国第一代某重大武器型号进入收尾期,大型设备陆续进行调试运转,他与团队其他成员坚守岗位日夜鏖战。

“当时,距离导弹发射外场试验不到一个月,我们的系统却出现了环境适应性问题。” 那时,为了尽快啃下这块“硬骨头”,团队成员连着一个多星期都铆在阵地上。

最终,大国长剑装载着凝聚团队智慧的“超强大脑”按时发射,打击精准,试验圆满成功!

记者了解到,他们的努力引起了全军乃至全国对于自动目标识别的研究热潮,我国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个团队也多次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和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奖项收入囊中。

聚焦主责主业教战研战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这些年,团队一直冲锋在教战研战的前沿阵地,他们立足三尺讲台,紧盯对手,潜心教战,多项成果填补军队空白;他们驰骋在全军战略演习中,穿梭于各基层部队,开设“慕课”、编写《精确制导技术应用丛书》,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获得了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

所获奖项证书

2007年,还是博士研究生的ATR实验室副主任谢红红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再拿起证书,总是让他回想起初入科大校门的自己。2001年,他从清华大学保送至科大读研,第二年,团队承担了我国某型“撒手锏”武器的立项工作。此时的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就在不久之后,他开始跟着教员和同学,开展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研究以及技术攻关。正是这项科研任务,让他收获了自己科研生涯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如今,留校任教的他早已独当一面,成为我军精确制导武器装备研发的尖端人才。

“在我们这个团队,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有一半以上是学员。”说到这里,自豪感从罗新的眉眼中流出,“小朱、小宋、小周、小王……这些曾经的研究生,都已成为团队核心骨干,带着研究生、技术人员做科研,参与重大项目,早已是团队的惯例。”

据统计,截至目前,团队共培养了148名硕士,51名博士,他们以星城长沙为出发点,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多次在大项任务中发挥着自己的科研优势,获得了个人二等功等荣誉。

尽管每名学员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滋味各不相同,但献身国防、服务部队的坚定永远是同频共振的。

此外,除了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以外,团队在不断的探索研究、问题反思和难题破解的“闭环强化”中,通过“慕课”,提高了基层官兵科技素养。

如今,团队做到了越来越“接地气”,形成了覆盖全军各层次的精准式教学:面向高级领导干部、研究生、本科生和基层官兵开展系列教学,真正做到了教学资源为军服务、以战领教、为战育人。

(注: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