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决战贫困,他们干劲足足的

——脱贫攻坚一线劳动者身影素描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黄宗兴 刘慎等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0-04-30 09:59:24

写在前面

明天,我们将迎来“五一”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劳动者来说,今年的“五一”有着特别的意义。

当前,距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200多天时间,此时此刻,还有许多人忙碌着,在田间地头播下希望的种子,在流水线旁生产出一件件产品……

他们之中,有常年坚守扶贫一线的驻村干部,也有脱下军装不改本色的退役军人;有曾经饱受贫困之苦的村民,也有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致富带头人。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新疆乌恰县黑孜苇乡库勒阿日克村村民古丽帕·赛依提——

巧女走上扶贫岗

4月25日,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来到新疆乌恰县黑孜苇乡库勒阿日克村。在服装生产扶贫车间里,伴着机器的轰鸣声,柯尔克孜族妇女古丽帕·赛依提在缝纫机旁紧张忙碌着。

压线、缝制、捆扎、装袋……手脚配合,古丽帕的一连串动作看起来很娴熟,一件成衣在她手中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和地上堆积成一座小山的成衣一起,等待包装入库。

受疫情影响,一直在外打零工的古丽帕在家里待业近两个月,一家人收入骤减。前不久,乌恰县人武部政委张劲在进村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发现古丽帕存在返贫风险,便与村办企业负责人联系,协调她来到扶贫车间上班。

“你制作一件衣服需要多长时间?”记者问道。

“28分钟。”古丽帕说。

“收入怎么样?”

“我现在还是一名新手,每天做25件左右,收入80多元。等以后熟练了,每天可以做35到40件,能赚100多元。”

在这个扶贫车间里,还有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被安排在缝纫工、包装工、生产工、搬运工等岗位。

“在家门口工作,浑身充满了干劲。每天我都是第一个来到厂房,最后一个离开!”古丽帕骄傲地说。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黄宗兴 特约通讯员 刘 慎)

古丽帕·赛依提在车间工作。陈 斌摄

延伸阅读

精准扶贫要“怎么扶”?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居于“五个一批”工程的首位,通过劳动力转移输送、鼓励创业等方式开展就业扶贫,成为各地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就业意味着增收,是稳定脱贫的支柱和希望所在。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就业扶贫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对此,各地通过加快扶贫产业复工、“点对点”精准劳务输出、面向贫困人口设置公益岗位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劳动力端稳手中的“饭碗”。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要积极应对,重点做好贫困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做好扶贫项目的开工复工。同时,抓紧完成剩余的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

云南省永平县龙街镇田心村致富带头人王张荣——

硬汉成了“领头羊”

“我家西门塔尔肉牛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10头啦,今年预计收入有5万多元!”“五一”前夕,在云南省永平县龙街镇田心村,正在田间收割青饲草的村民王张荣高兴地说。

王张荣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0年,王张荣患上食管瘤,做了两次大手术保住了生命,但家里也因此债台高筑。

2015年,在军地帮扶下,田心村被确定为肉牛养殖示范村,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得到大理军分区启动资金的帮助,自小与牛打交道,练就一手养牛绝活的王张荣,一口气买来7头肉牛并改造了牛圈,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每户养牛户每年还有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和产业扶持资金,跟着干准没错!”回想起当时的决定,王张荣说。

2016年,永平县农业局和畜牧局为村民开办肉牛养殖班,配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由村里合作社联系商户进行肉牛销售。已经成为村里小有名气养殖大户的王张荣,挨家挨户上门为大家讲解养殖技术,带动全村11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那头大肚子的牛,买的时候花了1万多元,但半年后,光它生的小牛就值8000元。往后我打算扩建厩舍,再买几头小牛犊。牛越养越多,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美!”一边喂牛,王张荣一边盘算着收益,不禁喜上眉梢。

(杨白冰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柯 穴)

王张荣给家中待出栏的肉牛喂食青饲草。刘荣泽摄

延伸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三区三州”和52个未摘帽县产业扶贫工作视频会。会议指出,52个未摘帽县已发展主导产业122个,带动300多万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700多元,近三分之二的贫困人口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回顾近年来产业扶贫历程,从生态农业到农村电商,从特色种植养殖到乡村旅游,各地产业扶贫百舸争流,实现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江西瑞金的知名品牌“廖奶奶咸鸭蛋”采用专业合作社模式,成了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致富蛋”;青海充分利用高原气候优势发展牦牛和青稞产业,全省成立961家牧业股份合作社,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6.5万户共19.6万人;江苏南京不少地区利用贫困村自然风貌开发乡村旅游度假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点睛”美丽乡村。可以说,哪些地区搞好产业,哪里的扶贫效果就突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就足。

长期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脱贫攻坚进入啃“最硬骨头”阶段,从长远来看,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仍需坚持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致富带头人带头发展产业。此外,立足市场导向和贫困村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贫困户可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也很重要。立足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群众、一个产业搞活一个地方、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让贫困群众分享产业红利,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陕西省柞水县杏坪镇杏坪社区扶贫工作队队员闫云辉——

让艾叶走出山沟沟

“今天秦岭刚下完雨,大家跟我一起去看艾蒿长得怎么样!”4月25日,陕西省柞水县杏坪镇杏坪社区扶贫工作队队员闫云辉来到杏坪社区,远远地就看到村民秦建英正在网络直播,直播间粉丝不少,十分热闹。

杏坪社区位于秦岭腹地,离柞水县城50多公里。闫云辉到这里挂钩帮扶后,就和社区一道,根据当地土质发展艾叶加工产业并成立企业,生产艾绒养生床垫、护腰等系列产品,带动50多户贫困户就业。谁知,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产品销售成了问题。

焦急之际,某电商平台1年时间通过直播带货超千亿元的消息进入闫云辉的视野。他在柞水县商务局咨询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后,带着企业负责销售工作的村民参加直播主播培训课,并埋头研究了1个多月后才开始“试水”。

对说着不太标准普通话的“乡村主播”,网友却很买账,企业平台的粉丝数量陆续达到了4万名左右。疫情期间,通过电商直播,杏坪社区的艾产品成为热销品。

看着村民们的直播一天比一天红火,闫云辉没有满足,他正探索在直播中加入柞水渔鼓剧等娱乐互动元素,售卖农产品的同时向外宣传柞水的民俗文化。

(余守义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曹 琦)

闫云辉(右一)指导村民通过直播推广艾绒养生枕头。余守义摄

延伸阅读

疫情防控期间,电商平台异军突起,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诸多便利。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可以助力推销农副产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推动乡村振兴。

在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副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当地干部群众面临不少挑战。很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缺乏、运输成本较高,同时也面临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要将好产品推向大市场,脱贫思路的创新显得愈发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干部不断探索,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助力脱贫。不少贫困地区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卖货、在电商平台开店、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等,走开助力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子。在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创新扶贫模式赋能持续发展——视听+精准扶贫论坛”中,某短视频平台负责人介绍,2018年有超过1600万人在该平台上获得收入,其中340余万人来自国家级贫困县。

从长远看,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还需要加强产销对接,促进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与产地特别是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搭建常态化的产销对接平台,并加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尝试更多新办法,找到适合所在贫困地区脱贫大门的“金钥匙”。

退役军人、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石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卓亮——

用绿色装点新农村

4月2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鄱阳县正式“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一天,笔者来到鄱阳县凰岗镇石家村,只见一名身着迷彩服的男子正带领10多名村民清理村口的建筑垃圾。听到鄱阳县摘掉戴了34年的“穷帽子”,大家激动不已,挥舞起手中的锹镐。

这名“迷彩男”叫卓亮,是石家村驻村第一书记。2015年,卓亮从部队转业。2018年,他主动请缨来到扶贫一线。

“卓书记,黄占好家的旱厕已经拆除了。”村主任金建国一路小跑过来,来不及歇口气,急忙与大家伙分享这一好消息。

黄占好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建在老宅的旱厕严重影响村庄整体环境。卓亮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做工作,帮助他家解决实际困难,黄占好最终同意拆除自家旱厕。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村庄的环境也不能“拖后腿”。2月下旬,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转好,卓亮带着村干部迅速投入脱贫攻坚工作。短短2个月,全村危房、空心房、旱厕的拆除任务全部完成,村党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相继竣工,整个石家村焕然一新。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哼着熟悉的《打靶归来》,伴着西边的晚霞,满怀“摘帽”的喜悦,卓亮阔步走在乡间小路上。

(梅永前)

卓亮(右一)带领村民清理路边杂草。程明星摄

延伸阅读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一度是很多农村地区常见的景象。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一个鱼虾绝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乡村,难以承载起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积极进展。数据显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0%,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截至2019年11月底,脱贫攻坚需改造的135.2万户危房已开工97.9%,水电气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已覆盖84%以上的行政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已完成86%的任务。

与此同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农村人居环境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部署建设农村“美丽家园”,顺应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不仅仅是填满村民的“腰包”,更应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从生活垃圾治理到农村危房改造,从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一系列举措改善了农村的“气色”,提高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