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军士长王忠心换上新式常服后的第一件事是?

——写在战略导弹部队换发军种服装之际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选杰 李兵峰责任编辑:吴昊
2016-06-30 19:41

2016年7月1日,对火箭军官兵来说,是个极为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载风雨历程;这一天,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50周年;这一天,由“兵”变“军”的火箭军穿上了自己的军种服装。

大国长剑,安全基石。火箭军全体将士以全新姿态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阔步迈向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伟大征程。

新装在身,关爱暖心

军服是一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标签”,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民族特色。

人民军队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自己的军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的人民军队,身着各色服装,系条红领巾以示统一。从此,一抹鲜艳的红色,成为一个时代最耀眼的标志。

时光荏苒,人民军队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50式是我军最早的统一军服,之后先后进行了10余次调整改革,从65式、87式、99式等,直到现在的07式服装。由杂乱到统一、简易到正规、单一到系统,逐步走向系列化、功能化、人性化。

火箭军此次换发新式服装,标志着战略导弹部队从此拥有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与使命任务相配套的独立军种礼(常)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战略导弹部队组建50周年之际,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战略军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崭新军服穿在身,点滴关爱暖在心。在“常规导弹第一旅”女子导弹发射连,身着新军服的飒爽女子导弹号手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专业学习室,决心以更大的动力钻研导弹高科技知识,不负关爱和重托,锤炼过硬素质执掌大国长缨。

折射历程,适应发展

在80多年的风雨历程里,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军服几经变迁。

从土地革命年代的红五星、红领章、八角帽,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长方形臂章,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八一”红五星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火箭军换发新式礼(常)服,真实记录了战略导弹部队从小到大、由兵种变军种的光辉历程,反映了人民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就。

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50年来,战略导弹部队书写了一部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报国史,一部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的艰苦创业史,一部开拓进取、创造奇迹的光辉战斗史。

1966年,担负特殊使命任务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悄然组建,直接采用了陆军军服。第二炮兵组建41年后的2007年,增设了军种符号和专用臂章。这次,经中央军委批准,火箭军官兵换发以墨绿色和卡其色为主色调的军种服装。

50年来,随着使命任务拓展,根据不同岗位官兵、不同武器操作、不同防护等级等实际情况,战略导弹部队作战防护服也逐步实现了系列化功能化,已经形成了7大体系,包含多类型多专业多岗位,涵盖了所有防护保护重点,为火箭军部队广大官兵构筑起了一道生命“防护线”。

树立形象,凝聚力量

在火箭军某导弹旅技术营,全国人大代表、一级军士长王忠心换上新式常服后,第一件事是让战友给自己留影。这位入伍已近30年的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身姿矫健、步履铿锵,尽显导弹“金牌号手”的良好形象。

军服是军人的制式服装,也是军种形象的重要载体的反映,集中体现一个国家军队作战能力、军人素养。

200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军服管理条例》,更让军服成为军容军威的别样“名片”,成为凝聚军心士气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火箭军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使命任务进一步拓展,力量规模进一步加强,编成机构进一步优化,现行礼(常)服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火箭军建设和官兵生活的需求。

火箭军此次换发军种服装,有利于强化官兵军种意识军种思维军种理念,进一步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焕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巨大热情,有利于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提高火箭军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更好地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从北国密林到南国深山,从京畿之地到高原戈壁,一座座导弹军营里,崭新的火箭军军服,尽显官兵威武之气,尽展部队崭新形象,火箭军将士正以昂扬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