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辞职修复古籍500多册 堪称“妙手书医”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杨永刚 薛冰坚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13 08:24

火箭军某部军嫂孙艳辞职随军闯出一片崭新天地

古籍修复堪称“妙手书医”

■本报特约记者 杨永刚 《火箭兵报》记者 薛冰坚

王赞波 摄

题赠孙艳

妆楼月静照纱窗,

妙手精心理素缃。

玉镜台前添古砚,

书香阁内泛书香。

福建一位梁老先生,父亲的遗物——6册民国课本,经孙艳修复完好,他惊叹之余,特意题写了这首诗,赠给孙艳,表达谢忱。

 

华灯初上,喧嚣退却。

京城一隅,一个身影在孤灯下忙碌。案前,正在修复的清代宣统三年《京师学堂小学毕业文凭》即将完工。女修复师名叫孙艳,火箭军某部军官王赞波的妻子。遨游冷僻复杂的古籍修复领域,她先后修复古书500多册,成为享誉业界的“草根”古籍修复专家。

1 一本古籍

点燃心中梦想

2004年9月,有着计算机学士学位的孙艳放弃在老家银行的优越工作,带着8个月大的女儿,随军来到某导弹部队,一心相夫教女、照顾家庭。

一天,丈夫买回民国版石印古籍《诗经读本》,32开大小,纸页泛着黄色,字体极为漂亮。孙艳第一次与古籍接触,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从阅读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起步,再到翻看四书五经、古代小说、戏曲文学故事,短短几年间把收集到的500多册古籍和400多册专业类书籍翻阅了一遍。孙艳还阅读与图书有关的书史、书话、书评类书籍,逐渐掌握了传统国学的基本内容、古籍发展史、文化发展史和书籍印刷史,慢慢练就一手绝活儿:鉴定识别纸张类型和不同种类的古籍善本。

社会上流转的许多古籍经历火浸、水渍、虫蛀等种种厄运,残损严重。每每翻看残损古籍,缺字、掉渣的情形总让孙艳心疼不已。她上网查资料,购买古籍修复教材,采用土法调试,自己动手修复,可效果并不理想。

她联系国家图书馆修复中心寻求帮助,结果没能如愿。不忍心见书籍“受伤”,一个梦想在孙艳的心中萌芽:掌握古籍修复技艺,医好自己的“病”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