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第二炮兵>>长缨文化>>正文

强军文化 筑起大山深处军人的脊梁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明日 郭义闯责任编辑:杨红2015-05-10 04:40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结合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军队之脊,以文塑之;军人之魂,以文铸之。强军文化,既需要冲锋陷阵的血性,更需要滴水穿石的柔劲。这种柔劲,如同食物发酵,悄然变化,无声地融入官兵血脉,滋养着新一代革命军人。
    “向大山报到——忠诚使命;与大山为伴——热爱阵地;让大山见证——岗位建功;为大山喝彩——无上荣光。”第二炮兵某部着眼导弹工程兵特色,结合常年艰苦奋斗于深山密林的部队实际,构建充满血性、气壮山河的强军文化,以张目可见、触手可及的形式,塑造培育官兵的忠诚之魂和强军之志。
                                                                                  ——编 者
 
浮雕墙前领悟革命传统。

军事雕塑 讲述血脉传承

在第二炮兵某部营院里,有一尊雕塑,其造型是唐朝开国功臣徐懋功身穿战袍,手持剑戟,驭马而立,威风凛凛;旁边的石头上架着一口重达300多公斤的行军锅和一个近2米长的马槽,其久远而厚重的历史默默诉说着一切……

据史料记载,该部机关营区所在地曾是徐懋功和岳飞扎营屯兵的营盘,具有悠久深厚的军事文化底蕴。该部在原地修缮加固历史文物,并进行适当拓展,立石碑、表功绩、明道理,忆古照今,激励后人。

在营院内一个古汉亭里,抗金名将岳飞手书诗词镌刻在一块长20米、高2米的石碑廊上,官兵在壮怀诗句中感受岳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大学生士兵李庆鑫一直很崇拜民族英雄岳飞。连队组织大家来到石碑廊前开展主题教育时,李庆鑫朗诵自己写的诗“披星戴月走天涯,深山老林是我家;妻儿老小难团聚,甘为导弹把巢搭”,以表达自己献身军营、建功部队的决心。他说:“精忠报国,是军人最基本的忠诚品格。”

在“精忠报国”精神激励下,李庆鑫把岗位当战位,把工作当打仗,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优势,积极参与连队建设,提出的多项建议付诸施工实践后,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益。去年,他不仅被评为优秀士兵,还成了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距离古汉亭百余米远的营院中心公园里,不少近现代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以南昌起义、飞夺泸定桥等我军重要历史时期的光辉战绩为内容的壁画雕塑气势磅礴;工兵群雕、战神铜雕、“功勋”“东风”不锈钢雕和长达230米的“中国古代战典”“解放军战史”等青石浮雕内容丰富;“鞠躬尽瘁”“卧薪尝胆”等36个成语故事组成的德育雕塑墙生动有趣;分列操场跑道四周的张思德、苏宁、雷锋、杨业功等八位英模人物的黑褐色石雕严肃庄重……

步步是风景,处处是课堂。穿行于营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史名将、先进典型等军事题材内容的雕塑,不仅能让官兵增长历史知识,还能领略中国古代战将身上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更能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说这些悠久历史题材的雕塑让官兵穿越时空领悟军人品质,那么位于营区东侧马路边、车辆库房对面的一个长80米、高6米的抢险救灾雕塑墙,则是官兵精神风貌的最好体现。

抢通生命通道、救治地震伤员、搭建爱民新村……雕塑墙上一个个鲜活的场景,真实再现了2008年该部千余名官兵奔赴汶川地震重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真实场景,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党中央一声令下,官兵星夜兼程开赴灾区,就是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冒着生命危险钻进坍塌楼房内搜寻地震幸存者,就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按时间节点疏通堰塞湖,就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挖出信用社630余万元现金全部上交,就是情操高尚、品行端正。” 勤务营干部肖俊杰结合参与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在雕塑前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形象生动、事迹感人,官兵听后纷纷表示要像老兵们那样,敢于冲锋、勇于攻坚。

雕塑不语,教育无声。该部政委赵全红告诉记者,这些军事雕塑承载了中华民族许多优良传统,犹如一个个活教材,为导弹工程兵理想信念、战斗精神、核心价值观和人文底蕴等培养提供了养料,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了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