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治国理政之道:人民共创共享共治

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韩庆祥责任编辑:朱红
2017-08-22 19:52

“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既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也体现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且进行整体转型升级的时代发展趋势和实践发展新要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社会发展就既具有创新活力,也能达到平衡和谐稳定;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发展时,社会就缺乏创新活力,也难以达到平衡和谐稳定,于是就必须进行调整。调整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就当今中国而言就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当今中国发展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对滞后,致使分配正义有所缺失,从而阻滞着生产力的发展。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被凸显出来。创新活力蕴含着“共创”,平衡、和谐、稳定是“共享”的结果,也是“共享”的原因,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共治”。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主要体现为人民“共创”“共享”“共治”之间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一个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创新活力的社会,也是一个达至平衡和谐稳定的社会,又是一个能得到有效治理且具有良性发展秩序的社会,还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得好不好,最终要看它能否真正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共享,能否真正使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如果没有创新活力,人民群众不能共享发展成果,社会缺乏平衡和谐稳定,人民不能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以人民为中心得不到真正体现,那么,它就难以超越资本主义社会,难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共产党执政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中国共产党能否激发人民的创新活力,能否实现人民共享,能否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在生产力发展上应实行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生产关系上应实行转型升级,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坚持分配正义、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上层建筑上应实行转型升级,由国家主导体制走向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言而喻,这三个根本方面的转型升级蕴含着“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体现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且进行整体转型升级的时代发展趋势和实践发展新要求。

“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能解决时代课题和当今中国问题,能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能解决时代课题和当今中国问题,能更好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关系,进而推进实践创新,并对当代中国实践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千个问题万个问题,从主观和客观关系角度看,归根到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三大根本问题,即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动力机制)、发展不够平衡(平衡机制)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对滞后(治理机制)。动力、平衡和治理三种机制,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命运的三种根本机制。在任何对象中,都存在着动力、平衡和治理三种根本机制。作为规律的实现形式,三种根本机制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中普遍存在,并在其中发挥着驱动、平衡和调整作用。一个社会没有动力,就好比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个社会失去平衡,就好比一匹脱缰的野马;一个社会既要有动力又要达到平衡,治理是关键。

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基本方略如下:在动力机制上,着重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民自主创新能力;在平衡机制上,着重提升国家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能力,切实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治理机制上,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人民参与“共治”。在当今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国际社会希望听到中国声音。要解决这三大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要从“共创”“共享”“共治”入手寻求突破口,即用“共创”解决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问题,用“共享”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用“共治”解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问题。实际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基于“人民共创共享共治”,分别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根本方面实现整体转型升级,进而推进实践创新的。显然,“人民共创共治共享”思想对当代中国实践发展可以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