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岭村,这个冬天有点忙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邵龙飞等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0-01-16 15:46

豫西山区,白雪皑皑。春节前夕,记者乘车翻山越岭,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闫庄镇裴岭村实地探访。

裴岭村所辖12个自然村分布在半山腰的山坡上,村庄间沟壑纵横,是河南省深度贫困村之一。2017年,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3年过去了,扶贫成效如何?村民日子过得怎样?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裴岭村,这个冬天有点忙

■解放军报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赵 杰 通讯员 武华民

豫西山区,白雪皑皑。春节前夕,记者乘车翻山越岭,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闫庄镇裴岭村实地探访。

裴岭村所辖12个自然村分布在半山腰的山坡上,村庄间沟壑纵横,是河南省深度贫困村之一。2017年,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3年过去了,扶贫成效如何?村民日子过得怎样?

刚进村,一排粮油加工厂房映入眼帘。“这是发往周边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因为面粉质量好,做出来的面食劲道可口,很受群众欢迎。”指着正装运上车的一袋袋面粉,禾盛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高要强欣喜地说。

“多亏了研究所的大力帮扶,援助的粮油加工设备最高日处理生态小麦40吨、食用油料12吨。”驻村第一书记张记峰向记者介绍。

八一文化广场、军民共建舞台……在裴岭村,由子弟兵修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随处可见。“要想彻底脱贫,必须变‘输血’为‘造血’,使村集体有可靠的产业支撑。”3年来,这个研究所协助裴岭村建起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引导建立“公司+农户”精准脱贫模式,先后为村里购置粮油加工设备,协调解决场地、供电、建设等难题。为确保贫困户受益,他们还与村委会签订了涵盖加工厂优先安排贫困人员就业、稳定贫困群众收益等内容的精准帮扶协议。

翻过几道岭,在一个养殖场门口,记者看到了研究所定点帮扶对象姬松江,他正在出售鹌鹑蛋。

问价、称重、手机扫码付款,很快3名客户满载而去。

“我养了5万多只鹌鹑,多亏部队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姬松江指着周边的几间禽舍告诉记者,接下来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远处,群山素裹;近处,采收正忙。在一块山坡地上,记者看到了顶着寒风组织村民采收大葱的农户赵学。

“村集体在山岭上辟出100亩葱地,部队请来专家传授富硒大葱种植技术。今年冬天,收一斤葱给3毛钱,天气暖和时打理葱地每人一天给50元。”赵学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起账来,“既盘活了农作物产量一般的坡岭地,又带动20多户家庭增加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由衷感受到,自力更生、科技致富已经成为裴岭村村民的共识。

在村里的文化活动广场,记者见到裴岭小学三年级学生裴俊超。“解放军叔叔不光教我们唱军歌、整内务,还做队列示范表演呢!”他告诉记者,去年八一建军节,研究所邀请师生们到所里过军事日,让他至今难忘。

“所党委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为裴岭小学修葺围墙、更换课桌椅,购置篮球架、乒乓球桌等。”该研究所领导介绍说,他们还配合学校开展“英雄故事讲起来、国防标语贴起来、英模画像挂起来、雄壮军歌唱起来”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军味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村里经济有了稳定的产业支撑,村容村貌大变样,群众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闫庄镇党委书记史章栓说起裴岭村的变化一脸兴奋,“只要一看到子弟兵的身影,村民就打心眼里高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去年以来,该研究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定点帮扶的贫困村支部、镇党委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在互帮互学互助中增强贫困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同时,筹措资金帮助建设村党支部基础设施,培养党员骨干和退役军人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建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离开裴岭村,路过专业合作社时,厂房里传出机器的轰鸣声,仿佛是子弟兵致力脱贫攻坚的铿锵足音,更是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冲锋号角……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