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百面战旗,三面出自这个旅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赵佳辉 许良钰 刘彦宏 张军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10-02 16:22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军网记者 宋明亮 摄影)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战旗方队气势如虹,浩荡而来。

“阳廷安班”“智勇侦察排”“群众工作模范团”……战旗的名字如雷贯耳,战旗背后的队伍功勋卓著。而这三面旗帜,都来自于同一个集体——驻扎在高原腹地,扎曲河畔的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战旗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阳廷安班”锦旗

“阳廷安班”诞生于1962年。在一次战斗中,班长阳廷安高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带领全班人员浴血奋战,取得重大战果。全班8人,包括班长阳廷安在内,7人壮烈牺牲。1963年,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荣誉称号,“两不怕”精神从此叫响。

“智勇侦察排”锦旗

“智勇侦察排”前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50军148师独立侦察连2排,在抗美援朝中两次入朝作战,英勇顽强,实绩突出,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智勇侦察排”荣誉称号。

“群众工作模范团”锦旗

“群众工作模范团”诞生于抗战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该团官兵依然保持着革命本色,在生与死的边缘依然保持良好的群众纪律,与群众如同鱼水,关系密切,被冀鲁豫军区树立为“群众工作模范团”。

一面战旗一个魂,战旗身后有传人。

“当兵就要当阳廷安那样的兵”,这是刘先川刚入伍时候的想法,而如今,他已成为了“阳廷安班”第38任班长。

刚入伍的时候,刘先川战术动作不灵活,步枪操作不稳当,连单杠都是“上得去、下不来”。下连两个月后,刘先川找到班长,刚说出“我怕”两个字,就被班长叫停:“这是‘两不怕’的班,决不允许有一个‘怕’字”。

向英雄班宣誓,是每年“阳廷安班”注入新血液的入班仪式

当义务兵的两年,刘先川耗在训练场的时间最长。用3个水壶挂枪练立姿射击,破例以列兵身份参加预提士官培训……两年,他拿下了全连4个军事课目的第一,在团战斗应用射击比武中一举夺魁。最终,经过支委研究,年仅21岁的他当选为“阳廷安班”副班长。

在一次海拔4700米的高原的“拔点”战斗演习中,风雪交加的严寒气候使他们的脚和鞋袜冻在了一起。刘先川率领全班在一片片结冰沼泽上猛打猛冲时,左脚被淤泥吸住了,几次挣脱无果后,他毅然放弃战靴,赤脚冲锋,向高地发起猛烈攻击。当胜利的红旗飘扬在山顶时,山路上留下了一串带血的足迹……当年初冬,刘先川庄严地在班史册的“班长名录”第38栏,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阳廷安班”战斗剪影

红色基因的传承,必定会奏响不同寻常的乐章。在陆军“防空奇兵—2019”比武中,该旅防空营转岗不满两年的导弹射手群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苦练专业技能,最终斩获防空营某型导弹班组第一名和合成旅防空营第一名。

今年六月,该旅听从指挥,星夜兼程,沿着川藏线向西挺进,重回阳廷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进行高原驻训,发扬“两不怕”精神。

远程机动

驻训以来,在把好练兵备战这个基本关之外,该旅还持续发扬爱民拥民优良传统,把群众工作做到实处。推动“四帮”精准扶贫开展,联合当地政府,共同开展双拥共建“十项工程”,将“做民族团结模范,当祖国忠诚卫士”作为旅魂,发扬光大。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战旗的传人传承着它!

该旅官兵在战位向党旗宣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