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丰碑 时代的明星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韵责任编辑:杨晓霖
2019-11-19 18:53

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也有一段这样的岁月。革命先辈们抱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用血肉之躯冲锋陷阵,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后辈拨开迷雾,迎来光明。

前不久,一位叫陈训杨的百岁老兵,随着中国军网的寻访,走进大家的视野。他把赫赫战功埋藏心底,居功不傲。

盛世来之不易!生长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硝烟战火,没有流离失所,我们应当感恩为我们铸就祥和安宁的英雄们。

老兵陈训杨。夏一军 摄

——淡泊名利 深藏功名

如果不是那只深陷、坍塌的左眼眶会让你产生一丝好奇,可能没有人会把这位安静慈祥的老人和70年前那一次次残酷惨烈的战斗联系在一起。1949年的渡江战役,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陈训杨老人在这场战役中,被誉为“水上英雄”,并荣立一等功……老人回忆说,当时他和另外299人组成的渡江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在10余公里宽的长江江面上六进六出,被炸死的鱼,还有牺牲战友的尸体,成片成片地浮在江面上,江面被鲜血染得鲜红。300人的突击队,在完成占领敌阵地的任务后,只有十几人活了下来……

这么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陈训杨却从未向他人提及。我想试着走近他,读懂他为什么甘做“无名英雄”?我想大概是因为老人心中有足够的的信仰吧!信仰,能够让贫弱者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能够使人迸发出生命中最璀璨的光芒。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还有一个则是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陈训杨把昔日的烽火岁月和赫赫战功打包封存,留给记忆。有人说,这叫“英雄落寞”,前半生戎马倥偬,后半生默默无闻。但其实,荣誉和名利才是英雄的试金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方显一名真正军人的英雄本色。

有网友说:“这才是真正牛的人,纵是经历了腥风血雨枪林弹雨也还是只字不提的低调。”还有网友说:“真正的无名无利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做人的依据,勇往直前的标杆尺。”

无名的英雄并非是他不出名,而是他从未以此而追逐名利。英雄可以淡泊,但英雄不能被埋没!

——解甲归田 退伍不褪色

在高安,没有人知道陈训杨的战功,可他却依旧赫赫有名。70岁以上的高安人,提到陈训杨都会高高的竖起大拇指:“兴修水利大会战时,那可是一员猛将!”老人的的子女每个名字中间都有一个“坝”字,这是老人埋藏在心底最深的家国情怀。或许修筑水坝,并非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涓涓细流。可这股细流流进了千家万户,滋润了一方百姓。

陈训杨说,他一生只会干两件事,打仗和修水库。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人抛头颅、洒热血;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他又甘当铺路石、螺丝钉,把“小我”刻进大国,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写到这里,我心里早已感慨万千,有对老兵的崇敬,有对自己的反思。陈训杨老人这一生,都在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入党的那一天起,举起的手就从未放下过!他这一生都在坚守初心,俯身甘当孺子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大难之际迎难而上,和平之日隐姓埋名!伟大和平凡在他身上融合的如此自然。“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是陈训杨始终如一的坚守。英雄无言,他的光辉经历却掷地有声。

——英雄无言 媒体代言

有网友说:“英雄,知晓是英雄,不知晓也是英雄,英雄就是英雄,这样的英雄更英雄!”还有网友这样说:“要把他们的事迹公布于世,不能把他们的丰功伟绩给埋没了!”

我在网上听到更多的呼声是希望媒体能够寻访出更多这样的老兵、老英雄。生在一个幸福安宁的年代,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我们应当感恩那些为了我们的祥和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我们也应该感恩那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科研工作者们,我们还要感恩那些见义勇为的当代英雄们,我们需要感恩的太多太多了!

英雄无言,媒体代言。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的遗忘。这些还存活于世的抗战老兵们就是一座座活着的丰碑,他们身上镌刻的是历史的痕迹,他们不应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遗忘。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我们最应该珍视的明星,也是我们媒体最应该关注的群体。

生活不是电影和漫画,没有那么多神奇的超级英雄。今天的平安和祥和,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守卫来的。愿他们的付出能被我们铭记,愿他们的精神在我们身上得到延续并发扬光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