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张磊峰 陈典宏 杨清刚 吴敏责任编辑:杨红
2019-08-19 08:25

不忘初心,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解放军报社“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张磊峰 陈典宏 杨清刚 吴敏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新华社发

撑一支长篙,向历史长河的深处漫溯。85年前的于都河畔,是个绕不开的渡口。

震古烁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起航,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6月11日,解放军报社记者兵分多路,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重新出发,再次走进那段风雨如磐的历史,感悟人民军队的初心和使命。

从江西于都到甘肃会宁,从娄山关到腊子口。军报记者的脚步,一路追寻着红军前进的闪光足印,也俯拾起长征路上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追随先辈的征途,我们走进闪亮的坐标,接受一次深入骨髓、直抵灵魂的净化与洗礼。娄山关,记者登顶小尖山,静默矗立的红军战斗纪念碑似在低声倾诉:“雄关漫道真如铁”;安顺场,大渡河奔腾澎湃,涛声震天,84年前的那句发问“谁人敢坐‘第一船’”,恰如今日“胜战之问”,振聋发聩。

穿越历史的风云,我们写下初心的注脚,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宝贵生命的英烈。在福建宁化,触摸纪念碑上牺牲烈士的数字,叩问滚烫的心灵,记者心生感慨:“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站立在陈树湘烈士墓前,记者品读“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遗言,感叹“烈士的初心,那么赤诚、纯净”。

感受精神的召唤,我们汲取前行的力量,强军兴军的信念更加笃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80多岁的朱中雄老人用朴实的话阐述“啥是共产党”;“我愿意!”“我是党员我先去!”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用慷慨赴死的决心昭示共产党人先锋品格。

“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习主席在江西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的3个问题,每一问都发人深省。

征程万里,初心如一。踏着铿锵的步履行走在新长征路上,军报记者们心头的答案愈发清晰。

信仰·信念

——有了信仰,方能笃定前行;有了信念,方能前赴后继

1929年至1934年,只有13万多人口的宁化县,有137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这意味着全县每10人就有1人参加红军;参加长征的宁化籍红军战士有6000多名,到达陕北仅幸存58人。

风雨如磐,道阻且长。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转战地域超过半个中国;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几乎和法国的面积相等;平均每天发生一场遭遇战,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烧旺理想信念之火,越是艰险越向前。正如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红军战士都有非凡的理想和抱负。他们全心全意为事业而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在湘江战役旧址,波澜不惊的江水搅动着记者的思绪:那个冬天,枪炮声响彻天际,厮杀声不绝于耳,鲜血染红了湘江水。红军以数万将士的巨大牺牲,撕开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

在江界河渡口,穿行于寻访红军长征历史的人流中,《长征组歌》的旋律让记者心潮澎湃:“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当年红军将士冒着生命危险,靠竹筏和简易浮桥跨越“天险”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在飞夺泸定桥现地,小学课本里描绘的场景在记者脑海里一幕幕重现:“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我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的伟力——即使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挡红军将士一往无前的脚步。

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转战乌蒙山……漫漫征途中,红军击退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征服严酷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同党内错误路线进行斗争。历经一次次危险重重的磨难,跨过一个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最终实现北上会师,红军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革命终会成功!”长征万里雄关道,征程漫漫不停歇。艰难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夺走人的生命,但理想信念岿然不动。长征胜利创造的人间奇迹,就是理想信念的胜利。

跨越雄关漫道,见证一路坎坷;重温伟大远征,传承红色基因——回望历史,军报记者用镜头和笔触,把红军将士令人感佩的长征故事和革命先烈让人惊叹的牺牲奉献记录下来,更加坚定了把使命责任一代一代传下去的信念信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