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驾驭百吨重的“巨无霸”,他削完铅笔又练字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杨永刚 段开尚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8-05-07 03:20

王春喜的车是送长剑飞天的“功勋导弹发射车”,王春喜也是斩获数十项荣誉的功臣。荣誉面前,他内心波澜不惊:“我就想开好我的铁疙瘩。”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火箭军某导弹旅一级军士长王春喜苦练导弹发射车驾驶技能——

驾驭“巨无霸”要有精细心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杨永刚 通讯员 段开尚

王春喜在检修车辆。冯根锁

密林深处,大雨倾盆。刚刚受领机动转进发射任务,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一营在帐篷内紧急召开作战会议。

“这天气、这路况,咋办?”山路狭窄湿滑、弯多坡陡难行,官兵担心装备战车行驶有危险,尤其“巨无霸”般的导弹发射车,转弯半径是其他车辆的数倍,暗夜大雨中,怎样高效完成转进任务,安全顺利到达指定地域?

“看我的!”发射车司机、一级军士长王春喜请命在前开路。

伸手、抬腿、弓腰,王春喜利索地登上导弹发射车,把车调整到了头车位置。

出发!大雨拍打在挡风玻璃上“哗哗”作响。王春喜顺时针、逆时针快速旋转方向盘,脚下不间断切换油门和刹车,庞大的导弹发射车在狭窄的山路上疾驰穿梭。

王春喜驾驶的导弹发射车近百吨重,车身长度是一般装备车的两三倍,对驾驶技术要求极高:既要稳又要快,能于险中求胜,还得又精又准,于乱中一步到位。

那年,该旅首次整旅跨区千里,参加红蓝对抗。部队铁路机动到火车站刚准备卸载,就接到作战命令准备开打。

“蓝军”已经出动,战斗一触即发。装备车辆卸载快慢直接影响作战进程,超宽超长超限的发射车成为横亘在官兵面前的难题:火车平板比发射车宽不了多少,发射车车头与车尾两侧车轮只有与平板边缘同时保持几厘米的均衡距离,才能确保发射车在卸载过程中不偏不倚,安全落地。

在官兵期待的目光中,王春喜气定神闲驾驭“铁骑”,他的目光不时在左右后视镜来回转换,脚尖轻轻压住油门,右手控制方向盘在极小范围内微微摆动,使发射车保持匀速稳稳落地。“厉害!”官兵赞不绝口。

刚一落地,王春喜立即把油门轰起来,“巨无霸”疾驰着消失于密林之中,迅速摆开阵势,投入作战。因为卸载及时、反击快,王春喜所在营在第一轮对抗中取得胜利。

“别小看上下火车平板。”熟悉导弹发射车的人清楚,要把导弹车开上火车平板,保证左右距离均等,重心与平板重心重合,经得起数千公里的晃动,需要把方向角度精确控制到分毫不差,油门控制更要十分精准且灵活自如。

“真是个精细的技术活。”王春喜当兵入伍时,是连里出了名的大力士,手重脚沉收不住,加上性子又急,连里安排他当发射车司机,真是如同让“张飞绣花”。

一天晚上,指导员发现王春喜在削铅笔,十几支铅笔被他削得又细又长,削好之后又在字帖上练字。指导员不解,问他为啥。他说用这样的方法磨练自己的力道和耐性。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兵周德强说,王春喜没事就拉着他琢磨怎样把车开好开稳,从发射车的原理开始研究,将影响车身姿态变动的每一个部件都摸清吃透。为了精准掌握油门与车速,他俩相约练百米测速,力道多大、车速多快、百米用时多少都摸得清清楚楚。

发射车这么个庞然大物,转弯最难。为了“驯服”它,王春喜买来水平仪放在车头,要求转弯时水平仪不能有大偏移;他把发射车最小转弯半径在地上画出来,找出实际转弯半径与最小半径的差距,分析力道与方向的控制差。就这一个课目,他整整练了2个月,直到车辆在不同速度下均实现最小转弯半径。

打起仗来,导弹车到达指定位置越快越准,导弹发射就越迅速。王春喜开始琢磨“能不能一脚刹车就到位”。他在地面画上点,找来铅锤吊在车底盘,每停一次车,就钻进车底看一遍,摸索制动的力道和停车的感觉。那年夏天酷热异常,驾驶室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王春喜顶着高温练了上千次起步、停车,直到不管在什么位置、从什么方向驶过来都能一步到位才满意。

开发射车还是个体力活。那年旅里野外驻训,一连好几个晚上连续火力突击、战斗发射。晚上刚熄灯,战斗警报就拉响。王春喜驾驶发射车在山路一开就是几小时,一路特情不断,既要避开山路险情障碍,又要躲避卫星临空、对方飞机侦察和打击,整晚精神紧绷。

停车作战,搭设伪装,起竖导弹……发射完毕,撤收装备,驾驶回营。从天黑到天亮,王春喜一口气都不能歇,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进了帐篷倒头就能打鼾。

王春喜的车是送长剑飞天的“功勋导弹发射车”,王春喜也是斩获数十项荣誉的功臣。荣誉面前,他内心波澜不惊:“我就想开好我的铁疙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