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把部队实战需求作为研发燃点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贾志欣 张世其 赵晓伟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8-04-20 04:24

部队是军事科技新成果实践的广阔舞台,如果军工研究所攻关取得的装备技术新成果被“锁”在实验室,不能及时在部队训练场这个大舞台上实战运用,这不仅不利于军工研究所自身的创新发展,也会制约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在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为了让技术新成果与部队实战需求精准对接,他们扎扎实实到部队蹲点调研、了解需求,研制出多款满足实战需求的高新武器装备,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添砖加瓦。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打通走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着眼部队实战需求科研攻关新闻调查

■贾志欣 张世其 赵晓伟

部队战斗力急需解决的难点,蕴含装备研发的燃点——

发挥新技术的“乘数效应”

海面静谧,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演习双方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

一声令下,演习开始。红方舰艇破浪而行,铆足劲准备与蓝方舰艇一决高下。

“嘀嘀嘀……”报警声回荡在蓝方舰艇指挥舱,悄然前行的红方舰艇赫然出现在雷达屏幕上。

先敌发现,方能出其不意。蓝方舰艇指挥员立即下达命令抢先攻击。红方舰艇猝不及防,败下阵来。

复盘会上,红方舰艇指挥员心情难平,“我们和蓝方舰艇使用同样的雷达,为什么他们就能先探测到我们?”红方舰艇指挥员对雷达的性能提出了质疑。随即,一份关于演习情况的总结报告送到海军某部刘参谋的桌上。

此事没过几天,第二十二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王红光敲开了刘参谋的房门。没想到,两人的初次见面使一项“尘封许久”的技术成果成功应用到部队。

“你是搞电子研究的专家,帮我想想,为什么同样的装备在演习场上出现了不同结果?”刘参谋的脸上满是疑惑。

王红光沉思片刻,开始试着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大气环境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了影响,致使雷达产生盲区。海上大气环境瞬息万变,如果运气不好碰上了恶劣环境,再好的雷达也会‘失明’。”

“这么说,如果能监测到雷达周边的大气环境,我们使用雷达时就能趋利避害了?”刘参谋急切地问道。

“对!前些年,我和所里同事为了弄清大气环境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下了好大功夫才做出理论模型。”王红光回答。

“既然有成果,为什么后面没用在装备上呢?”刘参谋的追问,让王红光一时无言以对。

王红光的这段经历折射出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研究所一些新技术没有第一时间应用到装备上,有的研究成果只作为一个实验报告或几篇论文被束之高阁。

“研究所擅长的是基础研究,注重技术储备,缺少的是技术成果向部队的转化。”谈到这个问题,第二十二研究所副所长杨志强对笔者说,技术成果转化是打通“创新链”的过程,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的发展规律,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如果对后面阶段重视不足,就缺少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动力。

对军工研究所来说,既要脚踏实地进行科研攻关,更要及时将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性能优异的装备,让创新“远水”解部队战斗力“近渴”。

随后,研究所领导班子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以“大气环境监测”专业方向为试点,将基础研究的项目组,并入有着丰富产品化经验的研发部。新的团队既有理论研究,又有软件实现、硬件设计,装备研发工作也变得顺畅起来。不到一年时间,新型监测设备成功诞生了。

装备好不好,官兵有话语权。在一次演习中,海军某舰在这型监测设备的辅助决策下,成功规避了不利的大气环境,雷达探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理论研究与装备研发的‘珠联璧合’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现在目标很清晰,就是不断研发新技术,并持续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新装备,满足部队的实战需求。”王红光对笔者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