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进:我是普通一兵,永远坚守6号哨位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昆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8-10-23 23:32

2017年7月28日,韦昌进获“八一勋章”时留影。

当兵就要打仗,为国战死,理所应当

守在溶洞口,精疲力尽的韦昌进内心渐渐宁静。外面零零落落的炮声,对他来说,仿佛少年时代家乡的一场秋雨。

1965年出生时,韦昌进的老家江苏溧水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落后。由于父亲得了甲肝疾病不能劳动,8岁时韦昌进就开始给村里放牛挣工分。韦昌进喜欢看书,从牛背上一路读到了白马镇中学高中毕业。

毕业后的韦昌进态度坚决地要去当兵。定兵那天,父亲说:“南方正在打仗,今年的兵弄不好要去战场,你这娃仔就不怕?”韦昌进低着头回答:“打仗,我更要去。”

1983年的冬天,成为解放军鲁中某部6连新兵韦昌进的一场特殊记忆。当时,连队驻地青州的雪下得有几尺厚,营房屋檐的冰凌有一米多长。从小在南方长大的韦昌进必须一动不动地趴在雪地里两三个小时,两手冻得像泡发的馒头,连军用手套也戴不进去。看到其他战士两手好好的,韦昌进还自责自己怎么还是像在家务农打猪草时那么笨,为什么只有自己的手冻成这样。

“当兵就要打仗”的少年壮志,在韦昌进入伍一年后实现了。开赴前线的命令下来后,韦昌进做了一个噩梦,梦里一颗子弹从暗处射来,正中自己颈动脉。于是,他辗转难眠,索性起来给正读高中的妹妹韦海燕写信:“这次战场我必须得去……如果我没能回来,你就照顾好二老,嫁到哪儿带到哪儿,要像个男子汉一样替我把家顶起来。海燕你如果能答应做好,我就可以放心地扛枪走上战场了。”

信发出去,韦昌进还一直担心妹妹在家里会伤心哭得不知所措,但谁知妹妹很快就回了信。打开信就是一顿骂:“混蛋!哥哥,你真是混蛋!还没上到战场就死啊活的,你还是个男人吗?还是个当兵的吗?当兵会死人,就一定是你吗?就是你又怎么样?你是当兵的,当兵就要打仗,为了国家战死,理所应当!”

韦昌进没想到还在读书的海燕会回给自己这样一封信,本有些惆怅的他完全呆住了。妹妹的一席话,把他骂到了另一种思维模式上去了。从那之后,韦昌进再也不恐怖战场,他觉得自己可以坦然面对了。

接下来的临战训练,每天都要拉练一二百公里。拉练异常艰苦,几十斤物资的负重行军,让身材瘦弱的韦昌进时刻都要竭尽所能。韦昌进的脚几乎一直是肿的,有时候满脚掌会有十几个水泡。碰到雨天,两脚泡刺破了,皮都烂得不行,但是韦昌进从不掉队叫苦。那时候,对于前方怎么打仗,韦昌进和战友们并不知道,只知道战场在云南边境。至于怎么适应战场、怎么战斗、怎么保护自己更是遥远,但对于韦昌进来说,一切都要撇开不管,跑得快、能行军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6周后,韦昌进和几百名战友一起登上军用运输机,直奔云南平阳。在轰鸣的机舱里,韦昌进不再想着牺牲,而是暗暗盘算一定要战胜敌人活着回来,如果有可能,还要带着荣誉、带着军功章回来。当然,这也是连队指导员在战前动员时的要求与期望。

短暂的休整之后,按照战地划分,6连抵达阵地前沿一个拳头状的突出口岸,负责坚守一处高地。在口岸边上,6连就此散开,韦昌进和另外4名战友被分到高地左边的6号哨位。

炮火断断续续,一直打到晚上6点。借着夜色,李书水和张元祥按照指令前往6号哨位搜索韦昌进。整个6号哨位的山头都炸平了,李书水感到汹涌的悲痛。

李书水不停呼叫,终于听到韦昌进的微弱回应。知道战友来救他了,韦昌进反复提醒:洞口两侧都有地雷,一定要从中间进来。按照韦昌进给出的位置,李书水和张元祥迅速扒开石堆。

看到是熟悉的老兵李书水和张元祥,韦昌进禁不住激动:“你们两个来了,我就放心了。”李书水和张元祥赶紧去抬韦昌进撤离,韦昌进却用力推开,指着苗挺龙说:“不用管我,他伤的重,你们先救他!”

李书水背着苗挺龙先行后撤,张元祥和韦昌进继续开始做战斗准备。张元祥的增援给了韦昌进突然迸发的力量,两个人互相协调,他们就像后方炮群的一双“眼睛”,牢牢把控着6号哨位阵地不落入敌手。大约晚上10点,李书水带着5名战友再次赶来替换坚守。在热炮与冷枪之间,张元祥一边爬行,一边拖拽着韦昌进。一二百米的距离,他们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排指挥部。这个时候,距离苗挺龙下去4个小时了。

这位英雄的士兵,引导炮兵先后打退敌军8次连排规模反扑,独自坚守战位11个小时,牢牢守住了阵地。

被战友背下阵地的韦昌进,很快被转送进战地医院进行精心救治。1985年9月,伤势初愈的他,被选进全军英模报告团,并受邀参加了当年的国庆招待会。在蜂拥而至的鲜花和掌声面前,戴上英雄桂冠的韦昌进没有让自己飘起来,他选择继续扎根于部队基层。

1986年,韦昌进重返南疆战场并被提干。再之后,从连队排长到军校教员,一直干到军分区政委,韦昌进始终保持着一位老兵的风采,埋头实干、积极进取。30多年来,尽管韦昌进工作地点和岗位常有变换,但从未忘记6号哨位上一个个战友的生死托付,他义不容辞地履行着战火硝烟里的生死承诺。

当年,与韦昌进一起入伍的枣庄籍新兵有很多。就任枣庄军分区政委之后,韦昌进让人做了详细调查统计,一起参战的滕州籍牺牲战友还有12户父母健在。韦昌进特地抽出时间,一一登门拜访。而当年生死与共的战友们,无论活着的还是牺牲的,一旦是他或他们的家人开口说需要帮助的时候,韦昌进总是满怀热忱,能帮忙就帮忙,能出力就出力。韦昌进说,这在外人看来可能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对于曾经炮火中并肩作战的战友来说,无论活着的,还是牺牲的,都是一份他人无法体会的特殊牵挂。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