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荣:倾心为民 永葆本色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7-10-11 20:43

皮肤黝黑,手指粗糙,一位土生土长的独龙族干部,一辈子本色不改。风风火火,苦干实干,几十年倾心尽力干着一件天大的事,那就是让4300名独龙族同胞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执着坚守,不计得失,从独龙江来,回独龙江去,“老县长”的公仆形象,牢牢定格在独龙族同胞和怒江人民的心中。他就是高德荣,一个红色的“路标”,一面闪亮的“镜子”。很多人虽还没见过他,就已听过他的“传奇”,他的故事已在独龙江、怒江沿岸流传多年。

他是独龙江畔土生土长的独龙族干部,担任过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长,被选举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之时,却向组织上申请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独龙江,毅然选择回到独龙江带领乡亲们修路架桥、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为改变独龙江乡和独龙族同胞的生产生活面貌而艰苦努力着。他扎根基层,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用38年无怨无悔的奉献,成为当地群众由衷敬爱的“老县长”,树立起党员干部可亲可敬的公仆形象。

高德荣讲过独龙族的“三次跨越”:一次是1949年贡山和平解放,独龙族由原始社会末期“直过”社会主义;第二次是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修通,独龙江终于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了;第三次从2010年算起,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作为人口较少的民族,加上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等原因,独龙族享受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但高德荣觉得,独龙族同胞的生活总是靠吃国家的“低保”不好,“不要总想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

独龙江边长大的高德荣,深知独龙江两岸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风土人情。他常对乡亲们说:“现在独龙江路也修好了,房子也盖好了,电也通了,水也来了,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发展产业。”虽已卸任县长之职多年,但群众还是习惯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县长”。为了让独龙族人民早日脱贫,他毅然回到独龙江畔,手把手指导和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坚持民族平等;无论办事还是重大决策,都尊重民族意愿和感情,让独龙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高德荣在乡里建了一个育苗基地。基地不仅试种草果,还对全乡的老百姓进行种植、苗圃管理、杀虫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并将质量优等的品种进行分苗,免费分发给老百姓。在他的带领下,草果已成为独龙江乡重要的致富产业。以草果种植为依托,乡里的第一个企业--草果烘焙厂也建成投产。

从引领全乡、全县发展大计的使命感,到关怀一家一户群众生活冷暖的人情味,对于高德荣来说,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他从未改变的信念和准则,因为他一直就站在群众中间,乡亲们就是他的同胞手足,对亲人的关怀、牵挂对他来说,理所应当。他总是说:“我们当干部、当领导的能不能走群众路线,首先看对群众有没有割不断的实实在在的感情。生活在群众中让人过得更充实,漂浮在官场上使人越来越浮躁。”

每年快要到封山和开山季节,高德荣都要驻守雪山,少则一星期,多则两个月,与交通部门的工人一道一铲铲、一锄锄刨开雪堆,为的是让独龙江的开山期长一些,让为独龙族群众运输物资的车辆多走一些,给在独龙江施工的人们多留一些运输材料和物资的时间。可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2007年5月,高德荣差点下不了雪山--他和褚利光、鲁春平一起被突如其来的雪崩掩埋,幸亏在场的交通局装载机手阿塞及时发现,才把他们救了出来。

如今,独龙江畔草果飘香,“蜜”香四溢;一幢幢别墅式的农家小楼拔地而起,平整的柏油路通向各村各寨;独龙族人和城里人一样享受上网、通话、看数字电视……一年不见,独龙江大变。独龙江之变,离不开一个人:他把自己“封入”高黎贡山,履行职务在独龙江边;他离群众需求很近很近,却离身边人要求很远很远;他倾力让独龙江的发展快起来,也让发展对生态的影响慢下去。

时代在变,他一身行头30年没变,一块手表一戴30年,一件衣服一穿10年,还自诩为高德荣式“风格”。清廉,源于无私。

高德荣本来有条件、有资格享受较好的物质待遇,但他舍弃了,甘愿回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去,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奋斗在一起,事事冲在第一线,以此为乐;他本来可以正当合理地搞搞“家庭建设”,让自己和家人过得舒适一些,但他没有,而是时刻挂念着国家、民族、家乡和乡亲,只要“大家庭”过得好,他就开心;他本来可以含饴弄孙、旅游消遣,但他选择继续发光发热,把时间精力甚至工资花在为家乡建设、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上。

一个人的气质,不在他的形象和着装;一个人的力量,与他的体格和身高无关;一个人是否高贵,不能看他拥有多少钱多少房,而要看他是否有尊严、有担当、肯付出、重使命。高德荣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对敬业奉献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来源:新华社(2016年02月29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