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百姓生活20年

来源:新华社作者:胡创伟 闵捷 王欣责任编辑:杨红
2017-06-19 15:33

天水围:百姓生活20年

新华社记者胡创伟 闵捷 王欣

这是位于天水围的香港湿地公园和身后的天水围公共屋邨(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昀摄

“1997年香港回归那天,下了一场大雨。回归之后的天水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55岁的天水围居民陈志展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说起天水围周边的丫髻山、龙园、湿地公园,他如数家珍。

作为香港第三代新市镇,天水围曲折的发展路径和其回归以来20年的变迁很有代表性。新华社记者近日三次走进天水围,搭轻铁、进街市,采访扎根当地20余年的区议员,入户访问当地老住户,亲身感受天水围的生活质感。

家住天水围:从“悲情”到“温情”

人口规模达30万的天水围,地处香港新界的西北角,与深圳隔后海湾相望。从港岛中环闹市搭车到天水围,约需大半小时的车程。

1992年11月搬到天水围的李月民,是天水围的第一批居民。据他介绍,1992年之前的天水围是一片鱼塘,政府后来决定在这里发展新市镇,当时还找了电影明星做代言,在电视中做广告,鼓励市民搬到这里来住。天水围新市镇分南、北两部分,1992年至1996年,天水围南发展起来,不少私人屋苑建成,而天水围北主要在1997年回归后发展,特区政府因应房屋规划在天水围北兴建了大量公屋(类似内地的廉租房)。

2000年1月,李月民当选区议员,从此连任至今。大到修路建图书馆,小到帮居民解决漏水问题,他都亲自过问。他回忆说,1997年7月回归之后,政府规划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冀十年内全港七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从6年半缩短到3年。这样一来,天水围的公屋确如陈志展所言“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大量低收入的基层居民和来自内地的新移民搬入天水围新建的公屋。

香港社会学专家周永新曾多次到天水围做社会调查,他关注到天水围中产阶级和低收入阶层人口严重失衡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立刻停止将公屋居民再配置到天水围、将外来经济活动及客流引入天水围等中肯的建议。政策性的改变,令天水围的面貌逐渐改变。

“以前天水围没有巴士、没有公园、没有体育馆和图书馆。2008年之后,政府大力支持天水围兴建各种公共设施,如今这些都有了。”李月民说。

陈志棠向记者展示他的太极拳服装(5月24日摄)。新华社发(王玺摄)

在天水围南最早一批入住楼宇嘉湖山庄,记者走进73岁的退休司机陈志棠的家。他20年前从荃湾搬到天水围,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一个儿子也在天水围买房安家。“20年前,天水围一无所有,现如今变成居民的安乐窝,我和我的一大家子都在这里,我是不打算再搬出去了。”精神矍铄的陈志棠说。从他家的窗口望出去,能看到丫髻山和新建的小学校。如今陈志棠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去龙园打太极,大家以拳会友,其乐融融。

陈志棠夫妇向记者展示当年的结婚照片(5月24日摄)。新华社发(王玺摄)

邻里间的嘘寒问暖,在香港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在天水围却司空见惯。陈志展是陈志棠的太极拳师傅,在天水围长大。在他的眼中,天水围是乐享之地,“为什么说这里‘悲情’?回归后香港社会各阶层、弱势群体还有内地的新移民都搬到这个新市镇,最初的几年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被媒体夸大描写。其实社会问题并非天水围独有。”

李月民说,天水围现如今堪称宜居之地,“交通设施全面,房价便宜,环境相宜,反倒吸引了更多人进来,人口超过30万,成为香港居住人口最多的新市镇。”如今住在天水围的居民,日日感知着这里的“温情”。全港唯一、世界著名的湿地公园坐落在天水围,成为这里的“氧气吧”,日月星辰,温润着天水围的一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