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精心呵护,香港全民保育“城市之肺”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雅诗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7-06-02 09:27

巍峨错落的六角形岩柱群让人叹为观止、广大辽阔的米埔沼泽是逾300种候鸟的天堂……香港这块土地,拥有美丽独特的生态和地貌,以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品种。回归20年来,香港将保育工作延续扩展,精心打造生态旅游设施,让公众通过这些“宝库”认识香港生态之美,提升保育意识。

香港占地1104平方公里,住了约700万人口。这座繁华热闹的城市,有超过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为“受保护地区”,当中包括郊野公园、特别地区和自然保育地带。它们既是“城市之肺”,也是市民身心休憩的后花园。

“湿地公园共有6种红树,我们一直努力保持生态环境。”香港湿地公园展览经理马嘉慧带着记者走上红树浮桥,近距离观察这片早于公园落成之前已存在的天然红树林。她说,自湿地公园于2006年开幕以来,特区政府下了很多功夫,包括生态调查、园景设计等,务求让这里的环境更适合各种生物居住。

香港拥有广阔尚未开发而富自然景色的地方,当中包罗各式各样的生态环境,培育了品种繁多的香港本地植物,也为香港本地和迁徙而来的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所。特区政府一向将发展与保育并重。在发展一块地方之前,特区政府规划署以规划图则,以及其土地用途的角度去考虑自然保育,并制定有关自然保育的文件。

规划署表示,在一些被划作与保育有关的地带内,根据一般的推定,是不宜进行发展的,即使发展获得批准,也可能受到适当的条件约束。

位于天水围的香港湿地公园是特区成立之后规划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生态保育基地。它是一个由人工和天然湿地组成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处,也是进行公众教育的理想地。

马嘉慧向记者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因发展天水围新市镇,该处部分原有的湿地被填平,而湿地公园就是一块“补偿”湿地。目前香港有560多种鸟类,其中260多种可以在湿地公园找到。此外,还包括蜻蜓、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等与湿地有密切关系的物种。

湿地公园还有一位广受市民欢迎的“明星”住客——湾鳄“贝贝”。2003年底,位于新界西北的南生围山贝河出现了一条小湾鳄。这是香港首次在野外发现鳄鱼,专家估计它是被遗弃的非法进口动物,事件引起市民对野生动物保育的关注。翌年夏天,鳄鱼最终由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人员捕获,市民替它取名“贝贝”。随着湿地公园开幕,“贝贝”也迁入按照国际级标准设计的新居。

“‘贝贝’现在大约16岁,身长2.5米,体重60公斤。我们希望它在这里能起到教育作用,告诉大家不要随意购买和放生野生动物。”从事有关保育推广工作约20年的马嘉慧表示,香港市民对自然生态的认知在不断变化,最初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什么是湿地,现在人们对生态保育的意识提高了不少。这从市民参与湿地公园义工服务团队的踊跃程度可见一斑。

与湿地公园分享着同一片湿地的米埔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公认的重要候鸟栖息地和中转站,每年吸引390多种候鸟于春季和秋季到来,当中包括濒危的黑脸琵鹭、勺嘴鹬和黑嘴鸥等。而作为香港最大的红树林区,米埔是大约400种昆虫、近百种无脊椎动物,以及数十种蝴蝶的家园。渔农自然护理署在米埔推行湿地护理及管理计划,以保存该处的生态价值。

海岸保育方面,香港有4个海岸公园和一个海岸保护区,占地2430公顷,范围包括沿岸风景优美的地区、海上景点和重要的生物栖息地。其中海岸保护区专门作自然保育、教育和科学研究用途。特区政府以许可证制度限制海岸公园范围内的捕鱼活动,而海岸保护区则完全禁止捕鱼。同时,特区政府为学生和市民举办多项宣传教育活动。

20年来,香港的海岸保育工程不断扩展。去年12月新增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园,位于大屿山以北水域,海域面积约970公顷,旨在保育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并提升该水域的海洋及渔业资源。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认为,新海岸公园的成立为保护香港的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及具代表性的中华白海豚迈出重要一步。

香港拥有大量种类的火山岩及沉积岩,历史有4亿年至5亿5千万年。为推广保育本地独有之地貌及地质景观而设立的香港地质公园,面积达50平方公里。它由渔农自然护理署管理,并根据《郊野公园条例》及《海岸公园条例》受到保护。2009年,香港地质公园取得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格;2011年,更获接纳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升格为“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与黄山、韩国济州岛等80多个世界级地质公园齐名。

地质公园共有8个景区,结聚于两个园区内。其中4个位于西贡火山岩园区,园区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岩柱为特色;余下4个景区位于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园区展现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积地层。

2015年,地质公园接受4年一度的评估,得以继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渔农自然护理署发言人表示,保育、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公园的目标,他们会继续促进地质旅游、地质教育及地质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香港丰富的地貌资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