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一带一路”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姚远
2017-05-15 03:16

“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总人口约44亿。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是无数鲜活的故事和人物。每一个人,都对“一带一路”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带一路”独特魅力的真实写照。

“一带一路”对接“光明之路”

努雷舍夫 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

2013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值国际社会面临严峻的宏观经济挑战、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世界股指急剧下跌这一困难时期。哈萨克斯坦高度评价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的提出对于应对全球经济挑战来说恰当而及时。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问题上保持着密切协作。两国领导人主张逐步实现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倡议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的对接。目前,我们与中方在产能合作领域共同落实了51个总价值达260亿美元的项目。我相信,这些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将推动哈萨克斯坦的发展,还将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总体上,“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草案之一,创造了一个有助于跨境交流、投资和企业合作的全新体系。

哈中是友好邻邦,近年来,合作的领域和水平在不断拓宽和提高。哈方对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中方也充分支持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于2014年11月提出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2015年9月两国政府首脑根据友好谈判结果签署了《哈中政府联合公报》。“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补性很强,有着许多相似的目标,因此,哈中有意加强其对接合作。目前,哈中政府正在就2016年9月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框架下签署的“光明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纲要对接合作计划实施路线图的签署问题进行研究。在上述规划纲要的对接过程中,我认为,无论产生什么困难,都应实现其最有效的对接。

专列从“家门”开到“厂门”

刘长军 河北农民

十几年前,因为手头紧,我想吃一碗一块钱的豆腐脑都犹豫了4天。如今,我每年都坐四五次飞机往返于河北老家和乌兹别克斯坦。做梦都想不到,电视里经常出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和我这样的一个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98年,虽然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邹庄村还有一亩三分地,但我下决心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境地,揣上400元钱,带着刚结婚的媳妇来到离家十几里的县城,租了个门面搞起了电气焊。后来几年,我做过彩钢板,又做过儿童玩具车配件。

2013年,一个人生的大机会突如其来。我一个生意伙伴说,乌兹别克斯坦有个砖厂项目正招商引资,问我想不想搭伙儿一起干。当时仅是记住“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名字就费了半天劲。 2013年底,我和几个伙伴去乌兹别克斯坦考察。经过前期准备,2014年8月,占地约300亩的砖厂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郊区动工兴建。2016年5月,这家名为“卡拉米卡”的砖厂正式投产。目前,日产已超过10万块砖。这个总投资约2800万元的砖厂,为当地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

这几年,很多省份相继开通了通往中亚国家的货运班列。我们的生产材料在郑州装上火车后,经过西安、喀什,半个多月就可以运到塔什干。2016年7月9日,京津冀地区开通了直通中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好望角号”,班列从河北邢台始发,经哈萨克斯坦直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仅需8天。

这趟专列算是从“家门”开到了我们“厂门”,让生意产生了“加速度”,物流和时间成本都降低了。我和合伙人已经商定好,今年要在砖厂加开一条生产线,届时日产量将会达到30万块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