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成奔驰在新丝路上的蓝色长龙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刘化迪责任编辑:康哲
2017-05-03 09:26

开行6年后,“渝新欧”班列已突破1000列。而且,“渝新欧”不再是独苗,郑欧、义新欧、蓉欧快铁、长安号……共同组成了中欧班列这个“大家庭”——

新丝路上的蓝色长龙

■解放军报记者 刘化迪

在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内的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工作人员操纵机械搬运集装箱。新华社发

“笔电”——笔记本电脑的简称,重庆人用得烂熟。

重庆成为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曾几何时,国内外IT巨头纷纷落户重庆,产品九成远销海外,全球每四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产自这个中国的内陆城市。

更为神奇的是,“笔电”的贸易需求,于2011年催生了“渝新欧”这条万余公里的国际铁路大通道——从重庆西部物流园出发,经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国,跨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等欧亚多个国家,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进而辐射整个欧洲……

为何选择铁路?

把货物从重庆运到欧洲,沿长江顺流而下通过海运抵达目的地,需要40多天;空运时间短,但成本约为铁路的5倍。重庆西部物流园总经理古永红介绍:“铁路运输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对‘笔电’这种附加值较高的商品来说,铁路运输可以节省约一个月时间,不仅加速了贸易商的资金周转,同时可以将最新的产品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尽快运到消费者面前。”

“渝新欧”一旦打通,就会使地处中国腹地的重庆多了一种物流模式,但梦想成为现实并不容易。

“这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丽琼看来,“渝新欧”身上的创新点很多——

通过与沿线国家沟通,实现沿途海关监管互认,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针对沿途低温难题,重庆研发出15厘米厚的保温材料;研发出集装箱卫星定位跟踪系统,解决了货物运输的安全问题;为避免回程空载导致成本居高不下,重庆不断加强在欧洲的货源组织,大部分班列已实现双向常态化开行……

开行6年后,“渝新欧”班列已突破1000列。而且,“渝新欧”不再是独苗,郑欧、义新欧、蓉欧快铁、长安号……共同组成了中欧班列这个“大家庭”。

2016年6月,随着中欧班列运量增多、成长加速,“大家庭”成员们拥有了统一的“中欧班列”品牌,装载货物的集装箱统一穿上了蓝色“套装”,使中欧班列成为奔驰在新丝路上的一条条蓝色长龙。

今年4月20日,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七国铁路部门正式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这是中国铁路第一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有关中欧班列开行方面的合作协议。协议签署时,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已达27个,覆盖21个省区市,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

4月27日,令人振奋的消息再次传来,首趟由英国驶往中国的货运班列经过1.2万多公里的旅程抵达终点义乌……

敢为人先,永不止步。

作为中欧班列“大家庭”的开路先锋,“渝新欧”开行频率越来越高、货物种类越来越多、辐射地域越来越广。铁空联运、铁海联运、铁公联运……由“渝新欧”开启的巨大而开放的物流网络,不仅发挥了货物运输通道的功能,而且开始助力重庆承担起产业衔接的“未来使命”。

【丝路心语】

转过身,后方就成为前方

■刘化迪

“转过身,后方就成为前方。”在渝采访途中,当地两江新区宣传部门一位同志念诵的这句诗,令人印象深刻。

这句诗一下子让我们联想到了“渝新欧”班列。

滚滚长江,不息东流。深居内陆腹地的重庆,以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而闻名;但其距离出海口和边境线均为2000多公里,不靠海、不沿边,虽有长江航运枢纽的优势,却也有水路加海路运输周期长的劣势。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一次“华丽的转身”,使重庆一下子拉近了与欧洲广阔市场的距离。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以前内陆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只能等,等‘发达国家——中国沿海地区——内地’的梯度转移;而有了这条铁路大通道,意味着内地可以抢,利用价格只有空运五分之一、时间只有海运三分之一的优势,汇聚全球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时光越千年。创新、开放、多元、共赢……绵延千载的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更大生机活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