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留学生眼中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薪火相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郭奔胜 尚昊 许祖华责任编辑:康哲
2017-04-27 14:4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留学生在上汉语课。(图片来源:新华社 才扬摄)

黄沙漫漫,驼铃阵阵;海浪阵阵,帆船点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留学生始终是中外交流史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的发力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数量已突破20万人。

跨越千年

不变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春日的古都西安,草长莺飞。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里,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冠秀杰打开一卷《大唐西域记》认真研读。

1300多年前,中国高僧玄奘从这座古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到印度求取佛经。归国后,玄奘著就了《大唐西域记》。

而今,冠秀杰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把《大唐西域记》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当时,印度还没有像中国记载历史的习惯,印度对于当时历史与考古的研究都靠这本书。我希望能推动两个文明古国更多交流。”冠秀杰说。

一部《大唐西域记》,联结了古今,沟通了中外。丝绸之路所承载的文化交流薪火相传。

“世界非常大,你要走出土耳其,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在父亲鼓励下,土耳其男孩白振国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在西北大学新闻学院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

2015年暑假,白振国在中国西部7个省区进行了51天的旅行,行程近3万公里。这场旅行被他整理成了一本名为《51天中国行》的书,独特的视角让更多人了解到真实的中国。

“我的梦想是学习马可·波罗,做一名文化交流的使者。”白振国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