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一带一路”串起“两个市场”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黄元责任编辑:高飞
2017-04-13 11:05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今天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复苏乏力,增长基础不稳。一方面保护主义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双边和多边、区域和全球的合作势头渐起。论坛将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如何实现更好地联动发展,寻找良策,注入新能量。

“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理念由中国首倡,旨在沿承中国古代沿中亚“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拓求海外贸易和人文交流的历史文化符号,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于贸易、交通、基建、文化、金融、旅游等领域广泛的互联互通合作建设。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有关决议或文件已经明确载入、体现出“一带一路”全面合作倡议的要求。

亚太是当前全球经济核心引擎。亚洲人口占全球的6成,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是当今在全球最具增长潜力和经济活力的区域。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差异、政治间隙、文化相疏、资金不足等因素导致,一些国家的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或者陈旧,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限制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对于人类生活其中的宇宙大道与人类自身发展规则及秩序之间彼此依存关系,中国历史上就注重审鉴和遵行。孔子有言“君子谋道不谋食”,此间的“道”,就是指人类生活秩序和远景构筑。毫无疑问,2000多年之前的孔子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人类生活必须建立在公平、和睦、共享的基石之上,而不是彼此间封闭、伤害。合作、共享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秉承着历史脉络。“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旨在不断拓展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周边国家间的互利和共享,实现中国经济结构改革与发展的升级,以及中国经济与发展对外开放的升级。

当前,中国力求实现国家经济运行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转型和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面临的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任务十分艰巨,远未成熟稳定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日趋复杂。

中国企业进行境外非金融类投资和跨境并购持续升温。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建设面临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意识却有所抬头。2017年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时年,国企、国资改革将出现密集的政策落地和运行机制转型,治理特困企业和处置“僵尸”企业的任务艰巨。而国内社会治理和经济结构改革,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深化合作建设是相辅而行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由此打通并串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将为中国深化改革、务实参与全球治理,起到积极主动的推动作用。

(作者黄元是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