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开始有整体意识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井延坡 于雅倩 高千一责任编辑:柳晨
2017-07-09 15:55

 

宛平驻军紧急奔赴卢沟桥

(2)

强盗总有强盗的逻辑,历史也有历史的法则。

先来看一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国内媒体的报道:

“北平郊外日支两军冲突,我军遭受不法射击起而反击,解除29军武装”;

“我军遭到射击,展开激战,敌方反复挑衅”;

“失去理智的支那兵乱开枪”;

“南京政府·全无和意”;

“态度极尽狡猾”;

1937年《朝日新闻》刊发的报道

这些报道都源自一个叫《朝日新闻》的报纸。《朝日新闻》是当时发行量稳居日本报纸类前三位的综合性大报,最初在创刊之时,号称要“分辨世间的善恶”,并提出“劝善惩恶,引导、教化俗人、妇人。……虽儿童亦可一见而解其意”。

真是一副教化大众、启迪民智的“好面皮”!

那么,历史真的可以如此被亵玩?

一年之后,《朝日新闻》召开了一场“卢沟桥事件一周年回顾座谈会”。挑起“七七事变”的日本陆军少将牟田口廉也,步兵中佐一木清直、川本芳太郎,少佐岩崎春茂,大尉寺平忠辅,以及事发时朝日新闻社北京支局长园田次郎悉数到会,《朝日新闻》也特别派出记者跟会报道。

一木清直等人端坐台上侃侃而谈,大讲他们“奋起抵抗中国军队挑衅”的“英雄壮举”;《朝日新闻》记者则屏声静气、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一点“寻求人类公义”和“彰显皇军军威”的细枝末节。

实录刊发后,却引来不少日本读者的口诛笔伐。很多人认为一木清直等人的证言前后矛盾、不够自然。这也难怪,来看看参会的寺平忠辅在1937年写给一木清直的一封信中所言:

“大队长殿下,我方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演习状态驱使部队前进,敌方定会向我方射击。到时再断然反击岂不更好?”

谁是挑衅者?

谁又是战争的发动者?

明眼人一看便知。

再动听的说辞、再激动的调门,也难挡事实的雄辩、正义的慧眼。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