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人看这里:怎样成为官兵心中的“神队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海涛责任编辑:杨红
2017-03-01 03:13

今日《解放军报》八一评论版刊发“今天,我们该如何沟通”系列第四篇,文章指出:倾听,重在兼听。不能只听“好声音”,不听“逆耳言”;只听“表扬声”,不听“吐槽声”;只听“当面声”,不听“网上声”。只有不怕“灌水”,不怕“拍砖”,持之以诚,才能增加沟通成效,密切官兵关系。 

不带耳朵就用不好嘴巴

——今天,我们该如何沟通④

■刘海涛

多年前,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将出版社告到法院,庭审中,他反复就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担任审判长的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宋鱼水不仅没有打断老作家的陈述,而且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目光从没有离开正在发言的当事人。后来,这位老作家出人意料地对宋鱼水说:“这事发生以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于是,双方当场达成调解。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倾听的神奇和魅力。

互联网时代,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对带兵人来说,上教育课要表达,部署任务要表达,开会要表达,决策要表达,战斗行动要表达……这些表达是否精准,是否贴心贴肺,是否符合实际,离不开一个基础,那就是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事实的确如此,人生有两耳,天生就应多倾听。如果不带耳朵,就不可能用好嘴巴;不会倾听,就很难精准表达,更别谈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部队是一个战斗集体,官兵之间更需要沟通。如果平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互相理解,战时就能做到有效领会,迅疾反应,增加胜算。而要达到如此效果,带兵人应从学会倾听开始。可以说,带着耳朵倾听,是官兵沟通的起点,是政治工作的基点。

组织行为专家詹姆斯·马奇说,人们对一种情况判断的正误,主要在于掌握信息的多寡。然而,实际工作中,少数带兵人却不愿倾听、不会倾听。有的还没等官兵把话说完,就急于表态;有的认为官兵的一些意见建议不值一听,搞“你讲你的话,我想我的事”;有的态度不好,边听边干其他工作,心不在焉,甚至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还有的一本正经,拿着记录本边听边记录,美其名曰“谈心”。长此以往,“友谊的小船”就会受到波浪的干扰。

倾听,体现的是对官兵的态度,彰显的是对官兵的尊重。有倾听才能有倾诉,有倾诉才能拉近距离;有倾听才会有信任,有信任才会提升沟通效率。如果在倾听上不真诚、不深入,官兵就会选择“潜水”,选择网上“吐槽”,甚至关闭沟通的大门。如此一来,那些“沉默的声音”“最真的声音”就很难呈现出来,不仅影响政治工作成效,还会降低带兵人的威信,损害部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倾听,重在兼听。不能只听“好声音”,不听“逆耳言”;只听“表扬声”,不听“吐槽声”;只听“当面声”,不听“网上声”。只有不怕“灌水”,不怕“拍砖”,持之以诚,才能增加沟通成效,密切官兵关系。

沟通要取得成效,不仅在倾听,还在倾听者真诚表达、化解矛盾。官兵上门交心,期盼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带兵人在倾听的基础上,贴心表达,科学决策,真正以问题的解决赢得官兵信任。

沟通成功与否,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带兵人善于倾听,还需官兵主动倾诉。只要官兵主动摘下“耳机”,不搞“深度潜水”,不当“吃瓜群众”,勇于袒露心扉,就一定能赢得理解,化解心结,凝聚战友深情。

英国诗人艾略特写道:“最真实的声音是听不见的,但只要你在听,你就是音乐。”适应网络时代,先要过网络关;赢得新生代官兵,先要从倾听开始。善于倾听的带兵人,一定能奏出一支“和谐曲”,成为官兵心中的“神队友”,赢得官兵“心上的任命”。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