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新锐亮相 整旅火力突击有多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永飞 潘斌责任编辑:乔梦
2016-11-08 03:06

写在前面的话

创新,是一支军队发展进步的灵魂。如何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成为各级指挥员的一道现实考题。火箭军着眼使命任务大力推进军事创新,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从导弹营盘到发射阵地、从南国密林到戈壁大漠,尊重创新、崇尚创新渐成风尚。

创新的标准定在哪?创新活力从哪里来?创新之果如何落地生根?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火箭军部队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系列新闻调查,敬请关注。

创新好不好,关键看标准 

——火箭军部队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系列调查之一

■本报特约记者 李永飞 通讯员 潘 斌

深秋探营,记者第一站来到火箭军某导弹旅。

该旅的精彩,早已为战略导弹部队的史册所记载:首次完成整营导弹发射任务,训法战法开创历史先河;首次完成整旅火力突击,率先实现手动操作向计算机控制的转变,刷新多项纪录……

一个组建只有十几年的“新锐”之旅,如何成为火箭军部队的“精锐”力量?

答案有很多。但官兵点赞最多的,是该旅常态化开展的群众性创新活动。

群众性创新活动听起来并不新鲜,但让记者惊奇的是,这些从该旅官兵手中诞生的创新成果叫好又叫座,几乎个个都与战斗力紧密相连!

奥妙何在?

“创新好不好,要看标准硬不硬。”该旅领导说:“这标准那标准,关键要立起战斗力标准,用这把尺子量长短,才会让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其实,旅领导的话也并非首创,而是该旅历届党委形成的共识。曾经,他们也走过弯路。面对信息技术高度集成的导弹武器装备,官兵们创新热情都很高,可一拿起创新这把“枪”,大家却不知将“准星”瞄向哪里。

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之初,一份份课题报告摆上旅领导案头:有的追求“高大上”,一心想着获大奖;有的打着追踪潮流的幌子,瞄准的却是“市场”;有的花了不少心思,却只停留在“锅碗瓢盆”上;还有的抱着交差心态东拼西凑贴标签……

“基层官兵身处战斗力建设的一线,精力容不得干扰分散。创新好不好,战场说了算!”该旅及时制订下发《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实施意见》,立起一道“门槛”:创新必须聚焦打仗靶心,着眼破解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难点问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