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传奇:《长征组歌》为什么成功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娄文利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13 04:03

增强“可听性”是打造经典之作的必由之路

进入21世纪,长征题材音乐创作运用了更专业的作曲技术和更现代化的舞台表现手段,作品体裁多样、风格多元,但社会影响力却远不及从前,其中原因值得反思。

唐建平的民族管弦乐《长征序曲》、刘文金的二胡协奏曲《雪山塑魂》、关迺忠的合唱打击乐《娄山关》、王丹红的民族管弦乐《红色征程》等作品,写作技术非常专业,但社会反响却相当有限,这也是当代音乐创作的共性问题。2006年,部队专业文艺团体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创演的两台节目很有代表性。一台是原总政歌舞团的大型演唱会《红旗飘飘》,印青、刘青、张卓娅等作曲家创作了《飘动的篝火》《七根火柴》《九个炊事员》等17首歌曲,既有全景式描写也有具体人物形象,既有主观视角也有客观评述,既有历史角度也有当代目光,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也比较多样;另一台是原总政歌剧团创演的歌剧音画《山水回声》。这两部舞台作品凸显了军旅音乐特有的“战斗性”和“群众性”特点,在部队反响很好,但若论社会影响力也远未达到《长征组歌》的水平。

面对革命历史题材,该用怎样的艺术形式和音乐语言引发听众共鸣,怎样在“思想性”“艺术性”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可听性”?我以为,前述《长征交响曲》的创作经验值得借鉴。另外,《长征组歌》成功的3个原因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在文化艺术空前多元的当代中国,如何找到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用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和传播途径把长征的火种播撒在他们心中,是文艺工作者需要沉下心来思考的问题。 

可喜的是,7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大型歌剧《长征》(编剧邹静之,作曲印青)便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作为一部题材重大、体量庞大、人物众多的综合艺术作品,《长征》既体现了戏剧性、交响性、抒情性交融的歌剧特性,又实现了史诗性、民族性、革命性的统一。作者充分尊重当代中国人的审美需求,用抒情性、戏剧性与军旅风格兼备的咏叹调,符合汉语音调逻辑的“中国式宣叙调”,以及多首富有军旅特色的大合唱,成功地塑造了以彭政委、平伢子、洪医生等为代表的红军形象,艺术地再现了长征历程,弘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该剧首轮演出便已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社会效益,相信经过不断打磨,歌剧《长征》将成为21世纪初年长征题材音乐作品中的经典。由此可见,只要创作者抓住时代审美特征,切实增强“可听性”和“传唱度”,就一定会创作出触动灵魂、直抵人心的艺术精品,唱响长征精神的不朽传奇。

(《解放军报》2016年09月13日 1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