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籍中的南海:最早出现于东汉文献

来源:南海网作者:陈超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6-04-08 17:41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面对传说中的东海仙山,李白尚且发出如此感慨,那么更为浩渺的南海,以及散落其中的南海诸岛,又是何时让远居中土的国人知晓它们的存在呢?

多位学人通过对古籍的反复考证,发现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前秦汉,我国先民已在南海航行和生产,由古代学者、旅行家、航海家及渔民等对南海诸岛进行的论述、描绘,散见于上百种古籍之中,且各书所录,内容颇多相同,尤其是志书。随着航海活动的持续开展,以及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渔业范围的扩大,典籍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认识,愈加丰满和准确。

“涨海”之初印象

地理史学家鞠继武认为,我国最早记载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古籍,是公元1-2世纪东汉时由杨孚撰写的《异物志》,此书早已失传,但有不少类书引录其文。据1964年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明朝正德残本影印本《异物志》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礁石。”“涨海”是古代中国人对南海的泛称,“崎头”是古代中国人对岛礁、滩、沙洲的泛称,这是当时或以前中国人对南海及南海诸岛原始性的地理认识。

三国时,吴国派朱应和康泰远航南海,访问扶南国(柬埔寨古代国家),康泰在其所著《扶南传》中提到“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珊瑚洲”即露出水面不太久的珊瑚沙堆积成的沙洲,“盘石”即礁盘,这明确了南海诸岛的结构。

另在三国吴国人万震著《南州异物志》中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磁石”指暗礁暗滩,意为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这是经营南沙群岛的中国古代人对南沙群岛航行方位、距离和海况的记录,并表明已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表示,至隋唐两代,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范围已达西沙群岛。

《隋书》记载,公元607年,“(常)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焦石山”即礁石,从航程看指西沙群岛。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名称渐统一

唐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中国人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对珊瑚礁有了更多的认识,据厦门大学教授林金枝统计,“仅宋元明清四代,记述南海诸岛石塘、长沙之类的文献、图籍多达百种,名称叫法二十余种。”,而地名相对集中,表明人们对南海诸岛的认识趋向一致。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岭南道、振州”和宋代赵汝适《诸蕃志》海南条中记述,至唐末,在琼州设置了都督府,把西、南、中沙群岛已划入行政区,隶属振州管辖。此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

南宋的周去非在岭南为官多年,他于1178年撰写的《岭外代答》中,具体指出南海中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这里的“交洋”即“交趾洋”,为现在北部湾。

清代人徐松整理的《宋会要辑稿》载:“数日至占城,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礁多,舟复溺者十七八。”据方位,这里的“石塘”指今南沙群岛。此后史书往往用“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以及类似的称呼泛指或专指南海诸岛。

元代时,中原大陆和南海诸岛的交通更为频繁,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区域,还是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据《元史·史弼传》记载,1293年,元将史弼率军五千去爪哇时,曾“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1329年至1345年曾亲赴南海和印度洋一带的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在其于1349年所著《岛夷志略》中,提出对南海诸岛整体的认识,明确记述了包括今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诸群岛在内的南海。

明代政治家唐胄于1521年编纂的正德《琼台志》“疆域”条记:琼州府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并把西沙、南沙群岛作为我国的海防区域。

海南诸岛被列入地方志“疆域”条,进一步说明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在方志鼎盛的明清,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

尽管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各种手抄本或口授形式流传于世代渔民的民间航海指南《更路簿》,才经由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搜集、整理、研究而得到重视,但他们所记载的地名、航线,所绘的海图,记录了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的作业路线以及渔民对西沙、南沙有关岛、礁、滩、洲的命名情况。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对海南日报记者表示,《更路簿》深刻反映了我国渔民经过长期生产活动后对南海诸岛的认识,四个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渔民传统的作业范围,虽然长时间没有收录于典籍中,可是它们作为指导渔捞实践活动的实用工具书,以及中国南海海洋文化遗产,价值不可低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