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国博”看《复兴之路》展览,他们看到了什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化迪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28 02:18

在奋进的时代追逐梦想

—— 赴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本报记者 刘化迪

3年多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新华社发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时代发展史;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现实、未来的交汇点——

2012年11月29日,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习主席声如洪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带给中国人几多憧憬和激情!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向公众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早已超过一千万人次,成为各界群众寻访历史足迹、倾听时代声音、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5华诞的历史时刻,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向往复兴、勠力复兴、走向复兴,在奋进的时代追逐梦想,人们为思梦、圆梦而来……

在“新国博”读懂中国梦

为什么说是“新国博”?

这是因为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国博”建筑面积达到旧馆的三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咱中国人又多了一个“大件”。

到国家博物馆看什么?

可看的东西太多了!国家博物馆,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展示了古老东方的传奇;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承载了中华文明赓续延绵的奥秘;如一棵苍郁的古柏,象征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品格……如果问工作人员,他们会指给您,必看的是《古代文明》《复兴之路》,前者勾勒了5000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后者描述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和辉煌。

来自石家庄的唐子贤一家,从展览中读出了深刻的启示。

《古代文明》展览中的“四羊方尊”,是中华民族的传世国宝。然而这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的珍贵文物,差点毁于战火。“抗日战争时期,四羊方尊从长沙内迁途中,车队遭到日寇飞机轰炸,这件宝贝被炸成了20多块。”唐子贤告诉孩子,“如今,宝贝看上去是完好无损的,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指示文物专家攻关修复,才将其复原。”

懵懂的孩子,对深刻、厚重甚至令人痛彻心髓的历史,不可能体会很深。但在这里直观感受到的一切,却会在他们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并思考近代以来,我们为什么落后挨打,为什么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我们必须拥有、珍视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在《复兴之路》展厅,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苦难的中国人民”“艰苦岁月”“血肉长城”等作品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人们或若有所思,或拍照留念。

“从序厅到终章,讲解一次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从容不迫、端庄优雅的讲解员,引导人们追随总书记参观的脚步仔细观看展览,有时候不得不放慢脚步,“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参观者获得更明晰的历史脉络,在‘新国博’读懂中国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