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民,一个不穿军装的老兵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娴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0-04-17 14:54

上图:2016年末,王友民的物流园区保障部队拉练

“与过去相比,新时代拥军有啥不一样”,这是王友民近些年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已成为共识,各级政府对军人“后路、后院、后代”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而王友民拥军的脚步一天也没有停歇。

2016年末,西部战区驻陕某部队紧急拉动,夜宿王友民的物流园区,他和园区全体员工全力保障部队需求,在拉动结束后的复盘中,此次演练依托社会化的保障模式得到了部队的认可。

“打仗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部队最缺什么,支前就准备什么。”对于社会力量如何服务备战打仗,王友民显然有着自己的想法:“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物流园区仓储、场地、运输设备乃至物资、产品都可以为部队提供高效保障,企业百分之七十的员工为复转军人,可作为预备役补充力量。”

在新时代的拥军路上,王友民清醒地认识到,产业报国、支持国防,拥军潜力巨大,可以大有作为。

“我的物流园区基础条件好,能单独成规模做好部队保障,但民营企业各有侧重,不能要求都达到这个水平,但可以探索一套精细化联合保障模式。”这几年, 琢磨上保障“打仗”这事儿的王友民看起来更像一个兵了,他向驻渭部队和当地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甲企业有场地优势、乙企业有仓储优势、丙企业有运输优势,各企业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好精细化保障,一旦有任务,可以实行模块化组合,有效集约,高质量保障。”

前30余年的拥军,王友民倾力为子弟兵解除后顾之忧;新时代下的拥军,他又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打造一支“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的拥军支前力量,如今,王友民拥军的“战味”越来越浓了。

王友民与部队35年割舍不断的情缘,其实就是人民与子弟兵之间那一段永远都割不断的脐带。“是什么让我军总能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是什么让我们一次次共克时艰、负重前行,在灾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答案就在,军民一心!”王友民目光坚毅,如此回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